以水洗法妙绘江南风物
近年来,工笔花鸟画坛新人新作,浩如繁星,涌现出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和独特艺术个性的工笔花鸟画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江宏伟就是其中的一位。
江宏伟197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之后留校任教,师从毕业于国立杭州艺专的李长白、刘菊清两位教授。正规的现代学院式教育为他打下了坚实的传统绘画基础。几十年来的多元、交流、开放的现代社会环境与他自己的艺术实践和探索触发了他用绘画去捕获时间的灵感,从而创作出了诸多颇具江南美感的工笔花鸟画佳作。
在江宏伟看来“读书是掌握知识,积德是努力”。在从事教学实践和绘画创作的几十年中,他不仅对工笔花鸟画有其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研究,还借鉴水粉画、连环画的技法。对古典诗词、绘画艺术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他有对中世纪绘画、“后期印象派”、马蒂斯、夏加尔、塞尚、莫迪利安尼等进行了研究和学习。他喜欢白天对自然的花朵、枝叶进行白描,不惜为了一朵花、几片叶子而耗费几个小时;晚上研读几首古典诗词以陶冶身心。这些都源源不断为他的绘画艺术输送了新鲜的养分。
在学习和研究了大量宋画之后,江宏伟发现,宋画在今天呈现出的古雅面貌是由于经过了时间的沉淀的缘故:曾经艳丽的宋画,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蒙上了灰色的调子,因此画面产生了一种斑驳、古雅的视觉效果和历史的沧桑感。江宏伟认为,宋人的画工整精致、淡雅自然,是对当时大自然的真实写照,所以今天的画家对宋人的画只需欣赏,不一定非要进行临摹。因此,他没有以临摹宋画作为研习花鸟画的手段,而是先感悟宋画的内涵,再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创作。几十年来,他孜孜以求地在一花一草间经营着自己的绘画世界,从而把工笔花鸟画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日复一日的写生不仅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还让他逐步探索出了适合自己艺术风格的表现技法。他通过对物象取舍来表达自己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并将自然之美和自然之真凝固在画面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和发展。传统的绘画艺术语言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也不能充分地表达画家自己的创作思维和内心情感,因而许多画家在不断努力地探索新的绘画艺术语言。为提高绘画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江宏伟付出了比一般人多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时间和代价,成功探索出通过水洗法产生的一种灰暗朦胧的艺术效果的作画技法,以此来表现时间以及历史的沧桑感。他视作画过程为艺术体验与发现的过程,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完善画面效果,通过墨、色、水、粉等浓淡关系的自然碰撞,形成一种交融,使画面具有丰富内涵。
江宏伟的工笔花鸟画是以南宋花鸟画为基础,加以个人长期以来对江南风物的体会与摹写,形成了深沉、静穆、清雅的艺术风格。其作线条流畅丰富,造型形象、生动、逼真,结构变化细致严谨。在创作中,他继承了传统工笔花鸟画风貌,融合中西方技法和印象派的色彩,通过构图、色彩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新的认识来表现画面,让人有如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他善用白粉,利用白粉与水、色的交织来表现如梦似幻的感觉,如其《珍禽四季条屏之一》中的梅花 、《珍禽四季条屏之三》中的芙蓉花等。他还善用画面中景物的大小、疏密和节奏快慢对比以及白、灰块面之间对比美感来表现简约的空间,以水洗技法的巧妙运用来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水栖四季条屏之二》《珍禽四季条屏之四》中荷叶、水鸭及鸬鹚的块、面对比即为极佳的例证。
江宏伟执教多年,桃李满天下。他要求学生不要随波逐流,要根据自己的本心画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多年来,教学、绘画创作之余,他养成了写随笔的习惯,他写的东西和他的画一样绝无躁动之气。他也从不去指点别人的是与非,只写自己面对友人和自己与大自然对话时的心语。对一些媒体对于他的评价和宣传,他也是抱以一种平常心态,可见其秉性之正与淡然。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