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北京 上海 吴冠中 专访 伦勃朗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主页 > 名家专访 >
 

实力派著名画家冷冰作品欣赏

时间:2025-05-06 10:39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点击:

【艺术简历】

冷冰,男,一九五六年九月出生,湖北随州市人.师丛冯今松、赵宁安、张立辰、姜宝林等著名画家,专攻花鸟。

二零零一年就读於中央美术学院花鸟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班,二零零三年就读於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三届名家班,二零零七年就读於中国国家画院姜宝林课题研究班。现为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陶瓷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多年来,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全军画展,先后六副作品发表与人民日报。一九九八年在北京成功的举办个人画展,数十家新闻单位报道了展览消息,北京电视台作了专题报导采访,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观展后为其题写了“游与艺”以资鼓励。多年来作品发表于《美术》《美术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文化报》《科技日报》先后在北京,新疆乌鲁木齐,浙江金华举办个人画展。

《映日》137×68cm

浅淡气与势在中国画的重要性

冷 冰

中国绘画走过漫长的二千多年,从各种画种,各种题材各种表现形式,都达到极致,产生了数不清的大师。但不管那一位大师,无不都在气和势上倾其毕生来研究和完善自我。

《艶陽》137×68cm

气与势在画面中,宾主安排不在于占画面面积大小,而是在于它在画中所占位置的重要和次要。而是赋予画面以及明暗,色相在画作中的安排,烘托等诸多因素。势在构图中是至关重要的,运动着的宇宙万物形态却包含着势,势是由开合聚散所构成。势者力之所含也。古代把章法是否得势看做创作成败的关键,是不无道理的。

《艶陽》137×68cm

潘天寿先生集毕生体验总结出了,比较浅显易懂的提法,也就是对角实对角虚,他所追求的也就是一个顺势和上势,不管是横幅,竖幅、或左或右,哪怕是向上的还是向下的出枝,还应该有些倾角,这幅画才能活起来。

《红烛照天》137×68cm

吴昌硕好多画画完后,再画几笔向上的枝桠,他也是把画的势向上引。包括好多题长款,(古称一注香形式)也是尽量把画面的势引起来。

《红蓮禮贊》137×68cm

气与势是把表现的所有内容有机的统一于一条动向鲜明的大线条之中,这条线就是律动线,它像音乐上把不同 长短的音符组成生会的旋律一样,我们在构图过程中把准备纳入画面的物象用线来表示动态方向,审视其是否得势。如澎湃的海浪,峥嵘崛强的松枝,负重的果树,风动的柳丝,高空列队飞鸿,以及固化的山岩纹理组合,无不充满势的因素,就包括苔点,也必须随着画面的动势而点。在创意过程中除考虑局部势的变化走向,不得不注意小的开和大合的关系,也就是整幅作品的大势,简单的讲就是作品的总体构图美。

《红蓮禮贊》137×68cm

取势贵在标新立异,但不是一味的故造。我们在绘画创作中很容易受种种习惯势力束缚影响,为了打破习惯势力的束缚和影响,就用造险的方法后,再去破险,以求得别开生面。这种方法先是大胆的进行几乎使人失望的安排,然后通过关键性的调节,夺取最后成功。

《红蓮賦》137×68cm

在气与势的处理上,清代八大山人,近代潘天寿作出了超人的想象和表现能力,在画面的建构上是无人可比的。如八大的“孔雀顽石图”表现的尤为充分。孔雀站立在一形如东瓜的石头上,让人感觉着随时都会轰然倒下,画的上方一个倒V字形的山石和几朵牡丹。

《红蓮賦》137×68cm

题了他比较少题的长款,真是一动、一静、一方、一园真是天人合一的完美集合,再如潘天寿先生所作的“晴霞”一画章法,右下角大块岩石上立着两只秃鹫如“称盘”岩石后往右斜上一株苍松,如“称杆”,上面又落一只秃鹫如“秤砣”。由于支点安排的恰到好处,所以画面能左面多而不重,右面少而不轻。“晴霞”和“孔雀顽石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红蓮賦》137×68cm

我们在绘画中定要充分的把握住气与势,气与势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就像笔和墨不能独立存在于画面,气势不光是在构图中走向一种韵律,而且包含了行笔的快慢,力度。墨色的存次,也包含笔形与笔性。只有很好的把握住势与气,他就带来了画幅的韵律的变化,有了韵律的变化,有了律动的气,也就提高了画品,提高了画的质量和艺术水平。如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作品质量难以提高。

《略施粉黛》240×120cm

《清凉》100×55cm

《動秋风》180×70cm

《荷風千里》137×68cm

《清水无尘》180×70cm

《聖潔》137×34cm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传承中坚守,创新中发展工笔画家郭柱洲作品欣赏 下一篇:实力派著名画家黄少武作品欣赏
   
  特别推荐
实力派著名画家黄少武作品欣赏
实力派著名画家冷冰作品欣赏
传承中坚守,创新中发展工笔画家郭柱洲作品欣
中国著名书画家·张亚武作品欣赏
生动典雅 诗画情怀——赵金鹏的绘画艺术
王卫军|“古山松”以水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马锋辉:艺术征途勤探索,题材挖掘尚不足
佘玉奇|古意连接当代,笔墨传递精神
古山松 问道心——左古山艺术求索之路
当代著名画家北海冰雪山水作品欣赏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陈传席:书画用笔不可太实
赵海昉书画鉴赏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