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收藏 专访 上海 收藏,书法,绘画 黄金时代 草书诗卷
 
  主页 > 名家专访 >
 

自然之道 妙笔神韵———访北京大学李可染艺术研究会会长徐佩元

时间:2009-01-02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走进位于北大蔚秀园的徐佩元教授的画室,一股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墙上挂满了力作佳构、佛龛上供奉着阿弥陀佛及孔子圣像和道家神像,在柔和的佛乐声声及香烟缭绕的引导下,感受着莲池的空灵飞动,在气韵生动的山水画意境中,沉浸于古朴沉雄、庄严肃穆的艺术氛围里,使笔者不由得醉心于这神奇的艺术空间,浮想联翩……

  继可染精神 承国画神韵


  北大艺术研究会会长之职是徐佩元教授众多头衔之首,也是他最倚重的,这不仅有国画大师夫人邹佩珠的殷切期待和支持,更是大师为祖国河山立传的崇高精神激励着徐佩元带领大家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己任,审时度势、开辟新路,奋勇向前。徐佩元曾说道: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复兴在美术界的托命之人,在中国绘画史上与、为代表形成的中国山水画的第三座高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民族精神在其一幅幅气势磅礴的作品中表达得淋漓尽致。一展开他的画,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道德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笔墨风格不仅吸收了的金石味,更深得积墨之妙,历经四次长途写生,造化为师,借鉴西方对景写生之法,探索逆光与笔墨变化之妙,突破传统,改变明清以来仿古临摹、全无意境的桎梏,创立了全新的国画写生体系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及浑厚博大的构图形式,为水墨世界创立了崭新的艺术丰碑!创会7年来,徐佩元数度带领学生拜访在北京三里河的府上“师牛堂”,并时常汇报工作并聆听邹佩珠师母的教诲。前不久,徐佩元代表北京大学艺术研究会向中共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赠送国画《江山无尽》,此画与先生一生中最大也是最好的纪念堂镇馆之宝———《革命摇蓝井冈山》一前一后遥相呼应。近期徐佩元还代表研究会向国务院港澳办、中共中央党校、香港特区政府等国家权威机构捐赠作品,昭示着的艺术风范后继有人。


  为人师表 垂范后学


  欣赏徐佩元的作品,你总能从层层迭迭、层次丰富的山水画意境中感受到李家山水的笔墨神韵,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他在自己的艺术王国里孜孜不倦地追寻着、探索着。“在我的作品里通常是上有天,下有地,中间是表达人间至情的美好寄托,还有风水学理念等。我尤其喜欢代表着万山之宗、龙脉之祖的昆仑山脉那延绵起伏的层峦叠嶂、万流归宗的龙脉气象,那雄浑的气魄与祖国的其它大好河山激励着我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对收藏者来说,山画得好,事业会很发达;水画得好则财源滚滚,也是对社会很好的回报。”徐佩元说道:“‘缘物寄情’,每幅画力求意境的超越,先生讲:‘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总体上说,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我常常勉励学生要学习先生爱国不落后于人、勤奋不落后于人,享受居人后些没关系,日常生活尽量简单些,我是时间的穷人,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的创作中去,求脱不能太早,潦草是最大的敌人,要做一辈子基本功。人品好艺品才高,峰高无坦途勇者胜!”徐佩元感到教育是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所以他十分注重培养全方位的艺术人才。学艺首先要路子正,走自己本民族传统的正路,不要一味跟着人家跑,学艺不光是学笔墨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及精神气质以及为人处世的真才实学,他建议学生多看经学大师钱穆及儒家传统文化的著述,了解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安身立命的责任感,以丰富自己的学养;在艺术创作和培养人才方面,则要精益求精,不遗余力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

以莲为师 祈福人类

  除了支持日常的工作及教学创作,徐佩元尤爱画莲,并对莲花有着崇高的敬意,他的画室名“师莲堂”,寓意要以莲为师。他说:“先生以牛为师,画牛激励国人奋发图强,故名‘师牛堂’,我还要以莲为师,为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祈求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尽心尽力。莲有‘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是花中君子,莲花贵为佛之莲花宝座,乃万花之尊,写莲不仅是满足于它的神采飘逸,风姿动人,更是为我们全人类祈福,也籍此弘扬佛法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宏愿。”因而他所画的莲花不求形似,宛若处子,他幽默地说:“我画的莲花都是来自西天王母娘娘瑶池里的仙子。”谈及对艺术的最高境界,他常说一句话:“要形神兼备,迁想才能妙得”。他一早起来作画时即在金刚经声声之中,净手、沐浴、焚香、清心,以求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绝妙境界,在他的画桌前端端正正地挂着放在镜框里的师母所赠勉的“寄情”墨宝,他说:“不动情,不作画,要以书入画,以画写书,挥毫泼墨,潇洒自如,才能有神来之笔。”


  广结善缘 厚德载物


  说起佛缘,还有一段佳话,2001年秋,挚友嵩山少林寺第三十二代武僧行佛禅师带来从印度和尼泊尔请来的异常珍贵的传世珍宝———“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唐卡,有2.4米高,此画一打开即金光闪烁,光照耀室,据传,此圣物乃上千年传承的重要文物。为了让此宝与北大结缘,落户于北大,徐佩元经多方探访在郝平校长及日本研究中心贾蕙萱教授的全力支持和安排下,有幸请到已在病危之中的已然91岁高龄的国学大师印度学泰斗季羡林教授,破例在解放军三O一医院特护病房里恭请鉴定。季老一看到此宝,精神即为之一振,病愈大半,惊叹曰:“我从来没见过如此庄严珍贵的唐卡,真是难得的佛国珍宝。”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并欣然为行佛禅师的诗集题写书名:“天域之音”。2002年10月15日北大图书馆,在郝平校长的亲自主持下举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众多学术界艺术界知名人士出席,邹佩珠也作为贵宾受邀出席,并高兴地向北大图书馆捐赠了《艺术论文集》。


  徐佩元简介


  徐佩元,艺名一叶,1963年生于苏州,自幼师从姑苏名家藤黛梦习艺,先后于桂林旅专、北京旅游学院任教,得帅立功、沈鹏、欧阳中石、扬辛、、孙美兰等大家指点。1994年,徐佩元抵京,入“师牛堂”,为夫人邹佩珠垂青,2000年于北大创立艺术研究会,以传承和开拓为己任,为祖国培养人才,促进与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


  书法、金石追“石鼓,钟鼎”、朔“秦、汉”遗韵。国画承顾恺之“形神兼备”真传,以书入画,以画写书。深研传统,道法自然,兼收西画所长,苦练基本功,已初步形成独特风格,其作品在海内外大赛获奖并在“荣宝斋”展售,广为方家收藏。


  徐佩元现任中国敦煌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金陵印社、书画院一级书画师;陕西美术馆特聘美术师;藤王阁书画研究院、南阳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北大日本研究中心良宽研究会理事;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院士;国家行政学院《盛世中华———艺术家风采篇》编委会副主席;中国新闻社世界华人书画艺术交流中心特聘艺术顾问;中华书画名家全国城市巡回展组委会副秘书长;北大艺术研究会会长等。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记著名旅美书画家唐嵒:“东方一枝梅” 下一篇:杜滋龄:追求壮美朴厚的画风
   
  特别推荐
李双阳:我的兰亭奖作品创作秘笈
刘洪彪:四个字弄懂草书真谛!
中国当代书法家郭玉江:痴迷书法,深耕不辍
梅墨生:不要被一些现在所谓的名家带入了歧途
陈传席:西方绘画重造型,中国绘画重文化
高冠华:师迹不如师意,师意莫若窥其神韵,探其
陈十田:中国书画重精神,主要在笔墨
王猛仁先生的诗书艺术
浅论画家诗人周逢俊的诗
李秀峰:浓墨淡笔蕴乡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