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收藏 专访 上海 收藏,书法,绘画 黄金时代 草书诗卷
 
  主页 > 名家专访 >
 

曹向东:以精品路线全面开拓艺术品市场

时间:2009-01-13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随着金融风暴的来袭,各大市场都笼罩其中,深陷的人们不免信心受挫倍感寒意。但日前由上海敬华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举行的2008年秋季拍卖会,却以火热的竞拍场面与73%的不错成交率圆满收尾,这无疑为当下打开了一片新的局面,为“过冬”的人们送来一份暖意,重拾信心。

  应对危机,敬华拍卖的总经理曹向东先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那就是走适合自身公司发展的道路——拍品的精品化、国际化。他以积极的态度坦然应对,

思索探求、有效调整,将面临的金融风暴化险为夷、转“危”为“机”。

  在此,我们有幸请他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他的经验与理念。

  首先,请您分析下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现状,它所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吗?

  我认为,金融危机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因为艺术品的购买有几方主力军,一是房地产经营者,二是从事金融、股票等行业的买家,此次金融风暴对他们的冲击相当大,这就直接导致投入艺术品市场的资金量也相应缩水。另外,以往一些外向型省份也是购买力较强的大省,诸如广东、浙江等,如今也纷纷迫于出口骤降的压力,不少买家的热情大不如前。所以,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但换而言之,往往艺术品市场的盘整时期也是介入的最佳时机,因为价格失守下浮的大多是普通艺术品,这是理性回归、泡沫剔除的表现。而好的艺术精品,其价值丝毫不减,依旧炙手可热,这一点也是业内人士反复总结后达成的共识。

  在近日举办的秋拍中,火热的现场似有打破冰僵之意,能具体给我们介绍下此次拍卖会的情况吗,有哪些拍品较突出?

  当日拍卖会现场确实人气很旺,高涨的热情和气氛也让我们很受鼓舞。此次敬华秋拍总成交金额为6000多万元,古代书画部分、近现代书画部分和专场部分平均成交率达73%,这一拍卖结果在目前的情形下,我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

  整个拍卖过程中,表现突出的拍品不少,有一本海外藏家的书叫《退一步斋》成交率高达80%以上,且成交价格也非常理想。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书法很少见,此次他的字和张大千的小画从二十来万一路拍到了四十多万,反响很好。同时郭末若、齐白石的画也拍出了高价。综观这些,我觉得大师级、大名家、大家都认可的画家的作品基本是不受影响的,依然坚挺。

  能在此时保持如此的拍卖业绩,您是否在之前做了不少准备与相应调整?

  确实,敬华在筹备此次秋季拍卖时花了更大的精力与功夫,依据2008年一整年的经济波动,如地震、金融风暴等大事件做了适度调整。

  首先是拍品数量的调整,由往常每场七八百件拍品缩减至五百件,走精品化路线。其次是质量的筛选,力求保证拍品的货真、质优。再次是克服拍品征集过程中日益剧增的难度,面对金融危机中诸多大陆藏家抱着的等一等看一看的态度,我们就思索着扩大征集范围,主动去海外、去香港、台湾等地区寻觅合适的拍品。还有就是体现在细节服务中,此次出席拍卖会的人数是在我预计范围内的,因为之前我们已与他们确认并安排赠送了100间客房,这不仅为远道而来的买家提供了方便,也让他们深感贴心,可以高高兴兴地参拍。其实简单的服务无形中就给我们的品牌加分不少。

  要在波涛汹涌中安然度过,您是否也总结出了适合自身公司发展的道路,定位又是如何的?

  每次拍卖会后我们都会总结反思,这使得公司自身的定位与发展路线更加清晰准确。

  对于明年上半年即将到来的风暴高潮,我们的应对理念就是完全走精品路线。在拍品数量上继续压缩,可能至350件或400件内,尽量选择推出一些大家有意愿买、有利于卖的东西,如以近现代的大家之作为重点。另外,在门类上,我想突破区域性,不仅针对海派,更要面向全国,海纳各地更多的名家名作。就像广东的买家过来总想买些广东的名头,而陕西过来的总想买些长安画派,我想在这方面适度调整,从而吸引更多的买家。最重要的质量方面我们将继续严格把关,一定是力求货真,鉴定团队的纯洁。

  此外,在开设拍卖专场方面我们也有所考量。因为敬华的前身是文物商店,以瓷杂拍卖而闻名,我们不会放弃这个优势。将来会与同类的收藏家或海外的收藏机构携手,采用一两家提供的东西举办瓷杂、玉器等专场,这样的形式可让拍卖更加丰富、专业且脉落清楚。

  若要说到那些一二百元起拍的常规小拍,我们基本不准备举办,因为我所理解的拍卖,其定位的拍品就应该是高档次、高价位的,拍卖高精端的艺术品。

  在介入艺术品市场和选择作品方面,给广大投资者和收藏者提些建议吧。

  中国的艺术品有几百年的历史,人们集藏赏玩的概念古来有之,根深蒂固。其所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时间不会太长,明年下半年应该会陆续复苏,所以喜爱字画的朋友现在是进入艺术品市场的好时机。在选择方面,通常中国古代字画中的精品抗风险能力强。虽然现今宋元明清的作品价格有所下跌,但这是表面现象,长远来讲,它们会有很大的上涨潜力。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鉴赏水平的提升,能够理解认知的人会越来越多,古代书画肯定是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陈丹青:中国收藏刚跨越断层 下一篇:马南邨: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特别推荐
李双阳:我的兰亭奖作品创作秘笈
刘洪彪:四个字弄懂草书真谛!
中国当代书法家郭玉江:痴迷书法,深耕不辍
梅墨生:不要被一些现在所谓的名家带入了歧途
陈传席:西方绘画重造型,中国绘画重文化
高冠华:师迹不如师意,师意莫若窥其神韵,探其
陈十田:中国书画重精神,主要在笔墨
王猛仁先生的诗书艺术
浅论画家诗人周逢俊的诗
李秀峰:浓墨淡笔蕴乡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