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收藏 专访 上海 收藏,书法,绘画 黄金时代 草书诗卷
 
  主页 > 名家专访 >
 

书法篆刻家刘一闻:不通俗就有意义了

时间:2009-01-15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家、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在60岁之际出了3本作品集。昨天,上海书法家协会为之举办了作品研讨会,中国书协主席来信祝贺。
    
        刘一闻是儒雅清逸之士,字如此,印如此,人如此,家亦如此。他的书斋偏小,但窗明几净,精致典雅。红木的案、椅、橱、柜,款式简洁精巧。偶有几件小小的晋唐宋元陶俑瓷瓶,妥帖地错落放在各处,让发现者时有惊喜,却绝无夸耀之嫌。壁上悬着一幅金笺的无款墨竹,细细的,像把尺横着,上面有张大千的题识。刘一闻说,这本是幅破损不堪的明代墨竹图,张大千巧妙地截取了其中一段,加以题书,竟成如此佳构!
    
        作为上海博物馆部研究员,刘一闻得天独厚地与历代书画篆刻名家翰墨朝夕相处,心神相交。“现在书画篆刻界都流行在形式上找成功的窍门,却没有在精神本质上去找。遍览历代书画篆刻,让我悟到,关键不在一招一式,而在境界。”刘一闻说。他力图将古雅而超逸清新的精神气质,通过其书画篆刻传达给当今的人们。
    
        很少见到刘一闻焦虑烦躁的神情,他总是悠悠地做着他的研究和创作。“我所喜爱的本就是当下最不通俗的事儿。但是,不通俗就有意义了!刚出现时,一定也是不通俗的。”刘一闻早些时候的书法篆刻还是属于雅俗共赏的,但他总是不断地渐变。“有的朋友说我现在的字没有过去讨人喜欢了。”刘一闻坦言。但他接着又说,“我最佩服海上画坛的关良先生,当时他画那些奇奇怪怪的人物画,鲜有知音,要顶着多大压力啊!”
    
        看似洒脱悠闲的刘一闻,对自己的作品极为苛刻挑剔。“我还是觉得自己年轻,还没有达到我梦想的境界。古人说,人书俱老。人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感悟。都经历过了,才会透彻,才会抵达精神和创作的自由境界。艺术创作既是对自身的考验,也是对历史的挑战。”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陈传席:我们这一代的书法 下一篇:我负丹青 吴冠中:我不该学丹青 应该学鲁迅
   
  特别推荐
李双阳:我的兰亭奖作品创作秘笈
刘洪彪:四个字弄懂草书真谛!
中国当代书法家郭玉江:痴迷书法,深耕不辍
梅墨生:不要被一些现在所谓的名家带入了歧途
陈传席:西方绘画重造型,中国绘画重文化
高冠华:师迹不如师意,师意莫若窥其神韵,探其
陈十田:中国书画重精神,主要在笔墨
王猛仁先生的诗书艺术
浅论画家诗人周逢俊的诗
李秀峰:浓墨淡笔蕴乡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