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融风暴蔓延全球,波及到艺术市场,画廊业也面临着生存的窘境,而S•O艺术空间却逆流而上,“对话——当代绘画艺术邀请展”、“形形色色——陈默、何工学术提名展”、“刻•印的风景——名家版画鉴赏展”、“巧绘天工——迎春工笔画精品展”接连登场,且个个精彩。近日,又和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中俄亚历山大经济文化教育交流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当代俄罗斯油画展”,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S•O艺术空间,我们似乎并没有看到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阴影,为此四川美术网记者专门采访了其负责人方临。面对他的神情自若,听他对市场的冷静分析,我窥见到了一个自信者的豪情。
(以下记者简称“记”,方临简称“方”)
记:画廊作为一级的艺术市场,金融危机对它的影响有多大?
方:金融危机对画廊的影响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对按照正常经营规律运作的成功或者成熟的画廊,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太大。因为他们无论是从与画家的合作,还是到销售和经营,都是在遵循艺术本身的规律来做。所以影响到的无非就是市场销售的进度和价格,对画廊自身的正常的合作和运作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要想在近期内很快以投资炒作,或者说把艺术品当作一种纯粹的投资产品的画廊,以及一些以机构组织的画廊,譬如说原来做房地产的,看见艺术品市场比较好就进来了的这种,影响会比较大。
影响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画廊在买进艺术品的时候这个作品在市场上就已经炒作到很高了,他本来是为了赚钱而进入画廊行业,但是他买进后,由于市场发生变化,这些作品有很多是卖不出去的。另一个是金融危机对房地产、股票、外贸出口的企业影响很大,这就有可能危及到他的其他产业,从而导致他对这些作品做出处理,无法再投入资金,也就无力再继续做下去了。
然而艺术品的经营是长线的,经营画廊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地继续投入、不断积累的过程。所以,金融风暴对画廊的影响,对一些炒作的非专业性的有可能是致命的,这样自然就被淘汰掉了,从而比较有利于整个市场的规范。
记:您刚才说到可能会对市场的销售有影响,那么您会采取什么经营策略来面对这样的市场情况呢?
方:在艺术品市场受到冲击以后,藏家会冷静一些,会显得更理性,但是好的作品藏家最终还是会选择去买。所以首先画廊自己要有信心,要选择好的艺术家、艺术作品,和画家采取一种良好的合作的关系。然后画廊再把这些优秀的艺术品推荐给藏家,随着时间的推移,画家的艺术潜力不断地发挥,使得他作品也不断地升值。另外,画廊还要通过展览、博览会这些更高的平台对画家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接受这个艺术家的作品。只要我们画廊的经营遵循这个基本的规律,就会成熟和长久地发展。
记:那会不会采取一些调价的策略呢?
方:艺术品的价格是市场的自然选择,主要是市场接受不接受的问题,不是由画家和画廊自己主观决定的。它不像其他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价格高了一调价市场就会接受。艺术品有它的特殊性,它的价格是藏家心里的认定,他认为好的话再贵也会买,不好的话再低也不会买。所以作为画廊来讲,不是去调整价格,而是让艺术品的价位和买家心里认定的价格接近一致,得到大家的认同。
记:目前业内存在着一种“泡沫论”,您怎么看?
方:对于泡沫这个说法,我认为,其实任何一个市场都可能存在泡沫,不仅仅是艺术市场,所以艺术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泡沫是很正常的。而艺术品的市场出现泡沫我感觉会更容易,因为它一旦违背艺术的市场规律,以画家直接通过拍卖会,或者画廊通过拍卖会拍出一定的价位,这种虚高的市场炒作,肯定会造成泡沫。但是这个市场里边不是所有的艺术品都有泡沫,就像食品里边有食品安全的问题,当一种食品出问题以后,是不是所有的食品都有问题?不是这样的。只能说,在当代艺术里边,泡沫比较重一些,或者说泡沫的成分比较大一些。
记:您认为金融危机能够挤掉这些泡沫吗?
方:泡沫不是能不能够挤掉的问题,而是肯定会自己破掉的。艺术品的泡沫和其他泡沫不一样,作品不是靠降价来破泡沫,而是靠减少或唾弃破除,有些炒上去的泡沫作品,价位高达一定程度,无人问津,自然就会被抛弃掉了。比如说一个作品卖到几千万,是不是它降到几百万就有人买了?艺术品不管价格高还是低,要有人接手才能卖出去,它是卖爱家、卖藏家,是在很广泛的群体中让别人来挑选,凡是喜欢的,他不会觉得贵;不喜欢的话,不管多少钱他都觉得贵。
记:有人认为,金融危机还使得艺术品价格的拐点已经到来,您觉得呢?
方:我历来认为,好的艺术品的价格不是说降就降的。金融风暴一来,由于藏家购买热情减少,购买信心不足,会导致整体的价格水平下降,但不是所有的价格都会垮得一塌糊涂。艺术市场的规律不是靠价格的递减来挤泡沫的,而是抛弃一大批无人购买的作品来减少艺术品的分量。另外,由于前段时间价格的虚高,已经把未来五年或十年的升值空间都充斥了,短时间内就很难有人再来买这批作品。举个例子,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时候,日本的很多企业去欧洲买了大量的艺术品,当时欧洲人看到这一点,就把价位炒得很高,日本的企业买回去后再到市场上去就流通不了了。我们现在很难说他们买的艺术品贵不贵,也许在十年二十年以后它会超出买进的价格,但是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是很难有人高出这个价格接手这些艺术品的。
可是也不排除市场上有价格低的作品。一方面是藏家或机构对艺术品市场没有信心了,把它抛出来,就会出现低的价格。另一方面,现在中国有很多的企业家买回来很多高端的作品,如果资金允许他们不会轻易出手,但是如果企业出现危机或问题了,他就会急于变卖,本来是一亿买回来的,现在可能五千万就把它卖出去,这样价格就出现了很大的波折。
记:您认为金融危机对艺术市场的影响是好还是坏?
方:准确的说,金融危机对艺术市场的影响是不好的,艺术品需要资金,需要高消费的购买者才会发展,艺术是人们生活必需满足了以后的一种精神追求,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这种高层次的追求。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或者股票被套牢,这种情况下就没有资金来买艺术品,那么对艺术市场肯定会有影响。另一方面,那些也有消费能力的艺术爱好者,也有可能因为收入的缩减而不买了。这两个主要的资金投入都减少了,市场的销售也就降低了。
记:但是也有人认为这是对艺术品市场调整的一个好时机。
方:我说金融危机对市场有影响,是指对市场的购买和销售。市场要有销售才是市场,没有销售是什么市场呢?然而对艺术品本身的创作,却是一个机会。对艺术活动、艺术经营者,包括艺术家都是一个调整的过程。
对于画廊而言,如果是以炒作想立竿见影赚钱的不专业的画廊,自然就会关掉,而对于专业的按照市场规律去经营艺术品的画廊来说应该在市场销售方面调整经营策略,同时更多地去关注学术、关注艺术家,更多地与艺术家、批评家一起探讨艺术,共同寻求一个艺术发展本身的东西,追溯一些艺术本源的东西。
对艺术家而言,可以更多地去坚持自己,不要急功近利的去靠卖画来赚钱,在艺术市场比较好的时候,很多画家就一拥而上去迎合市场,形成很单一的东西。但是艺术品是艺术家按照自己的风格去创造的个性的东西,那样艺术品的质量才会越来越高,艺术品的种类、风格、面貌才会更丰富。另一方面,原来炒作的艺术机构做的各种各样艺术炒作的活动会减少,相应地,艺术家应酬活动的时间也会减少,这样就能够静下心来画画,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记:对想要进行艺术品投资的人您有什么投资建议?
方:如果说纯粹想要投资的人,我建议他不要做艺术品,做股票买房子都可以,这些都是纯投资。做艺术品的投资一定要喜欢艺术品,一定要做收藏,在收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形成投资的概念。
为什么这样说呢?艺术品的投资规律和其他产品的投资不一样,它是一种长线的投资,变现能力差,需要长时间的收藏沉淀才能显现出它的投资价值。作为一个收藏者,初期会受到鉴赏水平的局限,只能在不断的收藏过程中学习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也就会不断地收藏到更好的东西,这个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淘汰自己初期收藏的东西,这样就既有收益,达到了投资的目的,同时也达到了收藏爱好的目的。
按照这样的一个规律,进入艺术品行业,首先是爱好者,然后把自己培养成为收藏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成熟的投资人,而不是艺术品的投资炒作者。但是现在有很多人的做法是不懂就进行投资,然后再收藏,最后才慢慢培养爱好。由于他不懂艺术品,从而只是进行盲目的购买,这样就以为是收藏。这种做法不是真正的艺术收藏者。只想到赚钱,这种投资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