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书画网
我在一个场合说过一个话:语文教师的水平,不在于他能写多少论文,而在于他能够写什么样的诗歌或者散文什么的。时下的论文,有多少真知灼见?我学中文,教了19年中学语文,搞书法基本上就是业余的。近两年进了大学,做书法教学,不是科班的,算起来还是业余的。
而邱世鸿先生就不同,他既有中文本科的学历,又有书法专业硕士、博士的学历,做一个书法教授,他就可以说是真正当得起。这种“当得起”,就表现在他不同于一般的“书法家”——因为抄录古人诗歌,写得一手好字,于是混迹江湖,名满天下——用诗歌记录自己的生活,用诗歌歌唱的生活,表白自己的心灵世界,这是邱世鸿先生为人为艺为学高于时人的地方了。
从《诗经》到南北朝诗歌,在格律上似乎并不是特别严格。到了唐代,诗歌格律化了(顺便说一下,书法也格律化了)。李杜成为歌坛两个大宗。两人分别代表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个流派的最高成就。李白诗歌因为自由,所以古风居多;杜甫诗歌因为规范,所以律诗为多。后人学习近体诗,莫不言杜甫云云。
邱世鸿先生的诗歌,近体诗见得多些。近体诗难于工整。诗歌发展到当代,似乎五四运动以来的长短句才算得正宗,反倒是近体诗问津者少得多了。这个现象,主要是作诗歌的人文化修养决定的。现在的读书人,谁还愿意在音韵平仄中去耗时间?而邱世鸿先生竟然留连其间,一大把大把的诗作如潮水般涌来,既见文字功夫,又见豪兴与才情,一路行来一路歌,每至一处,必伸怀想,每有新见,必发畅叹,一如杜甫之诗史,他用诗歌来记录了他自己的生活、行踪和工作。读他的诗歌,就好象在读他的日记,读他的历史。
随便截取一段诗歌来看,你都可以见出他用诗歌代替日记来记录生活的特征。他用诗歌记录着与师长、朋友的交游,表达着自己待人接物的人生理念。
*6月底迁新居,7月导师黄敦及师兄弟来寒舍一聚,酒后黄导挥毫,作横幅以纪其盛。
食当求饱居求安,君子难忘白屋寒。最爱文房万卷满,研经考史去儒酸。
终日卧游不尽欢,独登高处赏晴峦。钟山爽气犹能放,酒入愁肠风月宽。
月芽湖水漾清波,道友相逢意气多。酣热导师来把笔,可写《黄庭》换白鹅?
行草风流魏晋多,古诗书就墨初磨。清芬淡雅气高古,宛似清新浴水荷。
*甲申五月举家游上海,游人民广场、陆家咀等地。晚至天曙家,畅谈痛饮又逛华东师大校园,欢娱而归。
蜗居海上任遨游,坐拥书城独善谋。谁谓书生百无用,且看文采压时流。
扬子心情不寂寞,年年岁岁伴书过。由来意气属高士,酒到热肠逸兴多。
江南频听雏凤声,一出广陵遂有名。艺道双修端气度,思如泉涌气吞鲸。
圣贤德业久流芳,素屋长闻麝墨香。夜夜明灯照古训,蜗居自爱珠渊藏。
*九月随导师及众师兄弟到南大博物馆观《大观帖》宋拓本,翁方纲题跋多处,颇厌眼福。
王书精髓在毫芒,巧匠刻拓笔意长。纵使儿曹操翰墨,未堪晋韵三分强。
《大观》《阁帖》两相长,难遇精奇足雁行。又得覃翁毛颖妙,千年孤本宝生光。
长跋短注映堂堂,古帖新文忆旧藏。钤红沿代知多少,谁识真书解玄黄。
*2004年夏留别曹建兄
为爱风流莫惜钱,纸团砚龛日周旋.晨起驰想一千里,夜卧披书三百年.犹忆山中忘岁月,但忧江海苦缠绵.平生已负箕山志.人到名场意更坚.
好花时过春三月,佳友偶逢酒一杯.辗转未疏心与手,超逸岂必竹和梅.壮年心事谁能识,吟啸独上雨后台.
江南烟月逗诗兴,十里莺飞绿映红.未老还乡肠欲断,秦淮何处不玲珑.“诗无邪。” 邱世鸿的诗歌没有靡靡之音,每一首诗歌,都在诉说作者对人间真、善、美的追求和赞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作者的心地善良美好,才可以感染读者。邱世鸿的每一首诗歌都有一种质朴、本真、勃郁充斥其中,让你感觉清气弥漫,生机无限。
瑞雪感怀
南京2008年下了四场大雪,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昭示来年康泰吉祥。
寒凝大地白茫茫,天地无私尽素妆。北国悠悠梦轮廓,南疆漫漫水立方。
人从玉境侃神话,树伴天池赏孤芳。刺激肌肤寒热重,暂凭杯酒想沧浪。
邱世鸿也用诗歌来记载他学习书法艺术的体会和感悟。
首届“性灵派”书展
7月“性灵派”全国青年书法原创展在南京开幕,招旧友
聚饮于红杏酒家,与会者周建强、郭堂贵、刘宗超、王建国、周纪明等,会后遇田耕之、王俊、黄君、吕书庆等兄,同游栖霞寺等。
群贤雅聚钟山畔,正是才贤英妙时。气漫栖霞常作画,波开玄武好寻诗。
性灵源自鸿荒趣,意象更看海鹤姿。翰墨结缘无长幼,每逢能者作君师。
首倡原创领风骚,心气独存格调高。海雨天风溢毫素,纸光墨色阅俊髦。
米颠喜有刷字法,倪怪恨无屠龙刀。借得江南好山水,晴空万里自翔翱。
瞻园书展
丁亥三月,南京青年书协秦淮分会成立,在瞻园太平天国纪念馆举办书展,中午聚饮于园内,纵谈古今,可谓盛举。四月又展出“江苏八人书法展”。
绮户转朱阁,通幽曲径多。秦淮映烟月,骚雅听春歌。
毫翰不离手,灵台浪荡波。郁郁文脉贯,佳气看冲和。
帝王兴败地,自古性灵多。茶饮七杯绿,酒看三碗过。
隶情兼草意,绢字等游鹅。莫道清闲久,楚狂有凤歌。
君子乐悠然,学仙不碍禅。壮心犹未已,俊杰尚当年。
书画蕴英气,诗文迈先贤。鹏程九万里,何惧利名牵。
学书在悟玄,情性总无偏。儒道两心正,佛禅一镜圆。
取神莫离质,得意在忘筌。自古晚成器,菩提百炼坚。
邱世鸿每到一处,都不会像一般人一样只知道游山玩水,照相留念。他总是把眼前之景,与历史人物、现实人物和自己的胸襟、胆识、气度、感想、体悟结合起来,吟唱着优美的诗歌。一会儿是浅盏低唱,一会儿是铁板铜琶,在不同的山头唱着不同的歌。我欣赏这个多面手的歌唱者,一路跋涉着,一路歌唱着。乐观的行者,在阳光的生活里,做阳光的艺术。这样的歌唱者,他的原创力,岂是一般拾人牙慧者可比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