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儿女眼中的刘海粟:他是标准的艺术家图

时间:2009-05-13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2009年04月23日 09:58:24  来源:长江日报 

   

观众们将刘海粟画作摄入手机和照相机。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21日,《沧海横流——刘海粟艺术特展》在武汉美术馆开展。刘海粟的儿子刘虬、女儿刘蟾应邀来汉参加开展仪式。谈及父亲,在儿女眼中,大师刘海粟是“标准的艺术家”。

    他从来没失落过

    在女儿刘蟾看来,父亲刘海粟是个热情、真挚、率直的艺术家,从来没有失落过。“你看他的画,色彩永远都是那么鲜艳”。

    1917年,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校开始采用西欧美术界早已风行的人体模特写生。一位校长先生惊骇不已,大骂道:“刘海粟是艺术叛徒,是教育界的蟊贼。”接下来,“舆论”视刘海粟如洪水猛兽。刘蟾说:“为了模特事件,父亲吃尽了苦头。封建顽固派足足围剿了他10年,大军阀孙传芳还下令要通缉他……”刘海粟却乐观地以“艺术叛徒”自称。

    刘蟾说,在缺乏画画材料的年代,刘海粟将过期的油画颜料重新研磨,用在国画中,创造了大红大绿的“泼彩”。

    70年里“十上黄山”

    此次展出的刘海粟国画作品有著名的《十上黄山》系列。从1918年第一次跋涉黄山到1988年第十次登临黄岳,跨度达70年,几乎包括了刘海粟一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单就70年来“十上黄山”的壮举,就破了历代画家登临纪录。

    刘蟾回忆说,九十高龄的父亲在黄山上写生的时候都是站着的,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父亲很喜欢黄山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每次都有新的认识,有画不完的画。10次登临中体现出父亲不断攀援、不断超越的品格精神。

    不写不画就不叫刘海粟

    刘蟾回忆说,上世纪50年代“反右”中,刘海粟不幸中风,身体右半部分几乎没有知觉,这意味着不能再拿起画笔。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在妻子夏伊乔照顾下,刘海粟挺了过来,再次拿起画笔。

    “文革”中,刘海粟受到迫害,抄家达20多次。刘蟾说:“家里很多房间都被封了,全家挤住在客厅里,但父亲仍然坚持画画。不画就不叫刘海粟。”

    遗作及收藏全部捐国家

    “我们兄弟姐妹7个,都没有父亲的画作。”刘虬说,“父亲留给我们的遗产就是‘自食其力’。”1994年11月,夫人夏伊乔遵照刘海粟生前遗愿,将其收藏的中国历代书画藏品和刘海粟自己创作的作品共913件赠给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刘蟾说,父亲的作品主要在香港、南京、常州、上海,都是捐赠出去的。

    刘海粟的7个子女中,只有小女儿刘蟾学美术,其他都是搞工程的。刘虬说:“父亲从来不强迫我们学什么,自己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刘蟾说,自己喜欢上美术,是因为长期陪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不过只学了点皮毛。(记者 胡孙华 通讯员 王浩 答璇)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陈立言作品展:巧将春色化琼浆 笔所未到气已吞 下一篇:弗丽达•卡洛——不曾离去的墨西哥艺术女神图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