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田英章:国务院任命书高级书写员的“笔墨人生”

时间:2009-06-05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        北方网

书法家田英章

  在三百六十行中,有一种靠写字为生的职业——国务院任命书书写员,这个职业离百姓的生活很远,到底是怎样的工作,人们无从知晓。年过半百的田英章先生曾经就从事这项工作。他自幼跟随父兄研习书法,他说:“我很喜欢国务院任命书书写员的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是无比快乐的人生。”

  如今,田英章早已成为全国著名的书法家,他还是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书法博士生导师。对于自己和书法的缘分,田英章认为那是他快乐人生的航标。

  研习书法是家传 写字必须读书

  田英章是著名书法家田蕴章的胞弟,兄弟俩自小跟随父亲一起学习书法。最初,田英章、田蕴章兄弟俩学习欧楷、颜楷、柳楷等。后来父亲觉得欧楷对笔法要求比较严格,更适合他们,于是兄弟俩便主攻欧楷。田英章说:“研习书法是家传,我的祖父、父亲都研习书法艺术。父亲觉得,让我们学习书法比整天跑跑闹闹要好。另外,他认为一个人如果字写得好,长大以后也能够赢得大家的尊敬。”

         田英章说:“读书属于字内功,对于书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功课”

  父亲对田氏兄弟的教育很严格,要求他们40岁以前要一直学习楷书,不能写行书。后来因为一些事情,必须要写行书,父亲才同意他学习行书。田英章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不少研习书法的“规矩”,他说:“父亲教我们写字的同时还让我们在读书上下功夫。读书属于字内功,对于书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功课。音乐、戏曲、美术等都属于字外功,陶冶人的性情。”

  精湛的技艺获得国务院任命书高级书写员工作

  1970年,田英章到北京军区参军,成为一名文艺兵,后又调到天津警备区宣传队。1981年,他参加了全军书法篆刻比赛,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当时,他是全国唯一穿着军装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人。

  同年,国家干部任免制度恢复,当时国家人事局正在招募一名书写国务院任命书(对于国务院管理的干部的职务任命证书)的书写员。国家人事局的工作人员遍寻全国,后来他们看到了田英章写的字,觉得他的楷书很庄重,适合书写任命书(因为自唐代以来,楷书几乎成了国家的标准文字字体)。于是,田英章就从天津警备区宣传队转业,调入国家人事局(现在的国家人事部)工作。自小酷爱书法艺术的田英章把爱好融入了工作当中,对他来讲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网络时代为书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田蕴章、田英章兄弟俩到北方网录制书法节目

  有些人认为电脑的出现对于书法是一种灾难,田英章却不这么认为。他说:“电脑代替了书法的一部分书写功能。更主要的是有了电脑和网络,使我们在书法领域大开眼界。我哥哥田蕴章在北方网录制了300多期书法讲座,这让全国乃至世界上很多喜欢书法的人通过网络看到他的讲座。我虽然人在北京,但每天可以通过北方网看看我哥哥今天又讲了什么字,说了什么问题,他怎么看待这个问题。通过观看北方网的视频讲座,有不少人针对节目提出了不同意见。我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相关知识,作为工作中的参考。”

  另外,田英章也会从网络上搜索需要查阅的资料。他觉得,有了电脑和网络,方便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古人不敢想象的事。电脑的出现,给书法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习书法需要有“童子功”

 

田英章新近创作的书法作品

  学习书法需要有“童子功”,学习任何一门学问,年岁越小越好。兴趣和天赋很重要。田英章在书法艺术上之所以有现在的成绩,就是因为兴趣和天赋使然。他说:“我小的时候在农村住过一段时间,但我就是不喜欢干农活,也干不好。唯独写字,我喜欢写,也比别的孩子写得好。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毛笔书法课,当时字帖匮乏,老师发现我的字写得好,就让我给同学们写字帖。后来区里知道了,又让我给全区的同学们写字帖。累得我直哭,我父亲就鼓励我说:‘看看同学们都在练你的字,这是多光荣的事呀。’这个事情刺激了我,让我感到是一种荣誉,越发努力学习书法。”

  从国务院任命书高级书写员到书法家,田英章走过了一段难忘而又幸福的路。如今,他仍感谢父亲对自己的教诲,他的“笔墨人生”还在快乐地继续着。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徐庆平:艺术教育不能功利为先 下一篇:邹佩珠:我不能屈了李可染的一片爱国之心图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