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发现新的可能——上海艺博会艺术总监秦思源访谈

时间:2009-07-15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美术报》

 今年,秦思源走马上任上海艺博会艺术总监。这位年轻的策展人2002年才正式进入当代艺术圈,2006-2008年任尤论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的副馆长兼首席策展人,对博览会这样的商业展来说,还是新手。这让人好奇和瞩目。

  问:您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当代艺术?”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限定,为什么要去探讨这样的问题?

  答:这个不是我一个人提出来的。展会公司找我是想提供一个新的可能性,我也是一样,我想为这个博览会提供新的可能性。我做了一个新的单元,叫“发现”,代替了以前那个单元“惊喜的发现”。虽然还保留了“发现”这个词,但内容已经完全改变了。我想在这个单元策划一个真正的展览,展览的主题请了三位策展人来做。作为展会的总监,我不想自己来策划这个展览,虽然我是策划人,如果又做这个的话就不是在创造新的可能性,而是在约束它。

  在全球,当代艺术已经变成一个体系化的、很大的产业。无数个画廊和艺术家、全世界几十个双年展、几十个博览会,好多美术馆就是专门针对当代艺术。可是,当代艺术不像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很根本的问题,所以我们也是请了世界范围内权威和有影响力的人,每个人来做一个讲座参与这个命题。

  问:您如何看待学术展和商业展的区别?

  答:我觉得艺术本身学术与市场并存,而博览会正是艺术和市场结合的产物,所以应该有学术的部分,也应该有市场的东西。所以我们有两个论坛,一个论坛是纯学术的,另外一个计划是纯市场的。博览会是由艺术组成的,好的艺术都有学术价值,并不是博览会就是一个商业活动。对于艺术市场的未来,相信真正成熟的艺术市场,是一个学术与市场完全结合的状态。所以我们觉得学术和市场的东西,都应该在我们的博览会里面。

  问:今年国内外参加上海艺博会的画廊和机构有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有所减少,尤其是国外部分?

  答:国外会比往年减少一些,可是我要强调的是,如果没有金融危机,我们也会减少西方画廊的数量。因为西方的画廊以前太多,不适合本土市场。我们去年有60多家欧美画廊,而这个市场支持不了这么多西方的艺术品。这是一个亚洲的市场,就像欧洲市场不可能都是亚洲的东西一样,亚洲市场不可能都买西方的东西。虽然这个博览会起源于欧洲,但长期下来,必须针对这个市场的。所以持续健康的方式应该还是以亚洲为主。西方画廊少一点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必须要有。

  问:您觉得今年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藏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答:今年是很不稳定的一年,我们知道必须要作出一个很漂亮的展览、很漂亮的博览会,要跟收藏家积极地沟通。而今年秋天中国市场是一个回暖的状态,中国市场比大家想象的还要稳。

  问:我看到一个您新开发的项目“亚太地区收藏家发展项目”,能跟我们谈谈这一项目的设想和情况吗?

  答:对!金融危机让我们去想事情。虽然中国市场很稳,但中国市场是很新的。未来的中国艺术市场一定是亚洲最大的艺术市场,但现在还不是。现在中国有很多人,他们要收藏艺术,却没有合适的途径,不太清楚该怎么做。这是一个专业度慢慢成长的过程,需要一个很专业的知识来操作它。

  问:能不能先给读者透露些博览会的细节?

  答:博览会感受性要有所突破。主要通过“发现”这个展览。观众的入口是直接进入主题展,上海展览中心是一个宫殿式的建筑,这次展览没有任何展位,这不是一个博览会的状态,是一个群展的状态,但作品都是出售的,还是商业性展览。所以观众一进去,不是感觉在一个博览会里面,而是在一个特别漂亮的大展览中。先进入这个群展,然后进入展会。这种状态是一个突破。现在博览会还没有这么做的。它的学术定位和体验都会很不一样。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许石林:国家为什么斥资亿元购买当代画作 下一篇:历史图像 需要人性关怀——施大畏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皖南事变》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