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卸任 "我骨子里渴望闯荡"

时间:2009-07-21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深圳商报

 记者昨日获悉,广东美术馆原馆长王璜生已离职,以53岁的年龄赴京再次创业,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并在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执教。王璜生透露,离职是自己的选择,广东美术馆新馆长人选尚未确定,多方机构早前都曾推荐人选,但均未被主管部门采纳,广东省文化厅将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新馆长。

    离开是因为向往北京和学校

    据了解,自1997年广东美术馆建馆起,王璜生就在广东美术馆供职,并于2000年接替首任馆长林抗生,出任广东美术馆馆长。任职馆长十年间,广东美术馆从无到有,他综合各种艺术资源,开创并推广广州三年展、广州摄影双年展等大型艺术活动,一次次让广东美术馆成为海内外艺术界的焦点,以致有评价认为,广东美术馆之所以在国内公共美术馆中尤其出众,主要就是因为馆长王璜生,是他,改写了广东当代艺术的轨迹。

    王璜生昨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离开是出于自己的选择,“(我)在广东美术馆工作已超过10年,无论美术馆还是我个人都需要‘挪位’和新的选择,去年广州三年展时我已产生离开的念头,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获知后力邀我加盟。我的个性更适合做学者,我向往北京,向往学校,目前的工作综合考虑了年龄、城市等多方面因素,是我非常满意的选择。”一直有浓厚“学者情结”和“画家情结”的王璜生告诉记者,将把北京和中央美术学院作为余生职业归宿,而家则仍然安在广州。

    广东美术馆的特质不会改变

    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美术馆之一,广东美术馆带有浓厚的王璜生个人烙印,他的离去让广东美术界感到遗憾。画家陈丹青遗憾之余更感到担忧,他认为广东美术馆已是国内最好的美术馆之一,王璜生从省级美术馆跳至学院的下属单位,行政权力发生了变化,能否在新工作位置上更好地发挥才干值得关注。摄影批评家顾铮表示,王璜生以艺术批评家的视野,在摄影收藏领域特点鲜明,是中国美术馆中唯一在收藏、研究上有长远视野、规划的美术馆。 

    王璜生告诉记者,如果说自己在广东美术馆期间有点贡献,那就是依据广东文化特点,量力而行做了可能做的事情。担任广东美术馆馆长期间,王璜生坚持以史学意识定位美术馆功能,他认为,“美术不仅仅是关注美,它是在用一种独特的方法关注人类的和人性的问题。国内的美术馆应该将美术放置到整个文化史的背景下来考虑,这样才具有艺术的厚度”,“广东美术馆的发展,摆脱了‘收藏展览’的单纯操作模式,向国际先进办馆理念迈进,由收藏展览、公众服务、公众学术建设三大块拉动发展。”

    对业界今后广东美术馆将何去何从的担忧,王璜生认为,十多年来,广东美术馆已形成了基本稳定的队伍、发展方向和标准,成熟的运作模式,虽然新馆长的到来会有新的方向,但广东美术馆长期以来形成的特质不会因此而改变,那就是在海内外保护、宣传和推广岭南文化的责任、与社会公众传播和互动当代艺术的责任以及在学术界提高自己形象和地位的责任。

    快乐的准单身汉

    出身书香门第的王璜生,父亲王兰若是著名画家。他幼受庭训打下传统笔墨根基,年幼时学古典诗词,不满二十岁已填了几百首花间词。即使是在担任广东美术馆馆长期间,他仍在百忙中写文章、编书、画画,在海内外举办个人画展。他说,“我觉得自己心里总有两个影子,一种是儒雅的影子,因为我受过规范化的传统文化教育,很严格的家庭式教育。另一种是社会大学的教育,强烈地想进入社会,了解社会和人生,为社会尽一点责任。”他说,“很多朋友不明白我为什么放着安稳的日子不过,一把年纪还跑到北京折腾,再创业。其实我骨子里渴望闯荡,喜欢波西米亚的生活。年轻时,也曾独自在三峡住很长时间,到海南原始森林露营,从家乡骑单车到云南,独自考察丝绸之路等。”

    已在中央美术学院履职的王璜生愉快地告诉记者,自己眼下过的是快乐的准单身汉生活,住学校,吃饭堂,饭后在安静的校园漫步,感受着他追求已久的学院氛围。

    他介绍,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和国画系教授之间,他目前的工作更多注重于前者。“中央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刚落成不久,人员到位、部门设置等各方面都尚未完整,我正在做调整和构思,为下一阶段开展工作做铺垫。值得高兴的是,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做一些事情。”他说,眼下最大的感受是仿佛找回1996年参与创办广东美术馆时的激情,充满想法,可以在一张白纸上描画自己想要的图画,不同的是,有了十多年的经验,自己比当年更加驾轻就熟。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九十五岁冯法祀先生逝世 下一篇:贾方舟:我的批评观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