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邹建平:水墨里的都市很精彩

时间:2009-07-30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 :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湖南美术界那个爱用水墨画去画都市女郎的光头画家就是。现在的为中国当代颇具代表性的“当代水墨画家”,所谓“当代”在许多人眼里就是有些先锋前卫的意思。他此次参加“新中国湖湘书画艺术成就回顾展”的作品叫《游击队之歌》。

  画完这幅作品后大病一场


 

  《游击队之歌》原名为《人民是艺术的母亲——记音乐家贺绿汀和〈游击队之歌〉》。画这幅作品时,当时还在娄底文联工作。上个世纪80年代,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回邵东老家,由此与这位人民音乐家结缘,贺绿汀这位《游击队之歌》(歌曲)的创作者的艺术感染力和他所经历的时代激发了的创作激情,“为了画好这幅作品,我专程到上海贺绿汀家拜访,对这位著名音乐艺术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回忆说,“虽然现在看来,这幅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还比较生涩,但这幅宏篇巨制的作品在1980年代却有着很大的影响。”此幅作品参加了第六届全国美展。


 

  “虽是一幅中国画,但场面很大,人物有40个,每个人的表情不能重复,又是抗战题材,我查了大量历史资料,全身心投入创作,数易其稿,那时候每天作画到凌晨三四点钟,画稿完成后,我就大病一场。”说。“现在看来,这是一幅主旋律作品,很有现实意义。”这幅作品参加了很多次展出,在曼谷展出时,一位曾参加抗战的将领被画中真实体现的中华民族抗战精神所震撼,为泰国中泰艺术促进会收藏了该幅作品。此次展出的是后来创作的第一稿。


 


 

《人民是艺术的母亲——记音乐家贺绿汀和〈游击队之歌〉》


 

  让我的过去告一段落


 

  《游击队之歌》是现实主义画风的最后一幅作品,1985年,在湖南美术出版社受当时新潮文化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受湖南美术出版社《画家》群体对现当文化艺术全面参与的影响,我觉得我的艺术创作应步入现当代的改革,应让我的过去告一段落。我开始了‘改造’中国画的探索。”说。


 

  传统中国画题材不是花鸟虫鱼就是山水村落,中国画难道就不能反映现实吗?中国画难道就不能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吗?当时美术界许多人对中国画的出路进行探索研究,有人认为,中国画应进入博物馆,画家流行从城市跑到农村或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写生,谓之体验生活。“难道都市里的生活就不是生活?难道都市里的众生就不是人吗?”说,“于是,我把目光对准了都市里的平凡人,特别是都市女性,我开始用男人的眼光来审视与我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的这些人群。”


 


 

《长沙寓言》中的女性


 

  艺术家不应只充当花瓶


 

  在《女人·女人》等系列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笔下的漂亮都市女郎,眼里摇曳着疲惫而暧昧的目光,她们游离在夜色中的身影带着慵懒和无奈。“其实这些女性只是我描述社会的一种符号,这些女人代表着是社会的一个符号,集合起来就是一个个多重的社会的矛盾纠合体。”


 

  认为,艺术家不应只充当社会的花瓶,艺术家应该提出社会问题,引导人们对社会生活、文化进行思考,并通过思考对社会改革进行审读、诠释。如果说,前期的都市女郎,往往因为其唯美的色彩掩盖了其中的画家对社会的思考,那么,他近期的一些作品,则将这种思考更大胆、荒诞地传达出来。


 

  人们也许还不会忘记去年在长沙举行的那场“界里界外”画展,在展中推出了他的《长沙寓言》系列,“我要表达的就是长沙这个娱乐、大众文化丰富的城市印象,我所表达的是长沙的七情六欲,提醒人们不要在这种大众文化的狂欢嘉年华下迷失感知,要防止人们的脑袋里灌满了‘文化水泥’而板结、而失去一个民族的创造力。”


 

  《长沙寓言》再次诠释了的当代水墨艺术家身份。有不少评论家认为的水墨画画面处理上追求压抑感、躁动感、拥挤感、俗气感及象征意味,与流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水墨立场和文化指向区别于当下流行的新文化画、抽象型水墨和观念水墨,这正是这批“都市水墨”作品的特别之所在。


 

  《长沙寓言》只是对长沙都市生活表达的一部分,他说,将会有更多的长沙都市印象源源不断地从自己的画笔下呈现出来。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绍兴文化名人陈半丁:清风高节的书画篆刻家 下一篇:徐冰:我的书让知识分子不舒服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