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白明:收藏常需“雾里看花”

时间:2009-10-20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相关链接:


  某天,白明问自己业已成年的儿子:“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你在我墓碑上准备写什么?”儿子挠挠头,说了一些类似“功成名就”的话。白明摇摇头,说:“你就写: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把所有的爱都给了瓷片,他的名字叫‘片儿白’!”


  穿一件白色对襟褂子和一双黑色圆口布鞋,时常手里把玩着一块元代青花瓷片的白明,对“瓷片”的爱,已经融到生命中,他形容古瓷片:“残而不失其美,残而不失其珍,残而不失其值,残而不失为师。”他说:“瓷片给我带来了太多太多的感悟,我上感天,下感地,中间感瓷片。”


  2009年,是白明经历了收藏三步曲后,进行文化传承的一年。他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他力争在自己工作的北京出版社附近再开个古瓷片私人博物馆,其规模和藏品数都会“超越”睦明唐,他将新的古瓷片博物馆取名为“绿色记忆”,里面将有30米长廊来展示古瓷片。


  记者:和官方博物馆相比,古瓷标本博物馆作为私人投资的博物馆有什么特点?


  白明:应该说,私人博物馆与官方博物馆相比没有任何优势,我们缺乏资金,不能像官方博物馆那样进行大型的宣传。


  可是,我认为,私人博物馆是都市文化进入繁荣时期的一个体现,可以增强国民的人文意识,可以创造无形价值。作为私人博物馆,能给人提供一点常识已经很不错了。其实,中国最早的私人博物馆浪潮并不是从北京开始的。据介绍,私人博物馆在中国发展经历了两次高峰。第一次是在上世纪初,借开埠之风,首批私人博物馆在上海、天津等沿海通商口岸城市纷纷诞生,后因战乱而停滞。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文化事业的繁荣,私人博物馆再次兴起,这一次北京占得了先机。


  记者:对于喜爱收藏和初涉收藏的人,你有什么建议和忠告?


  白明:收藏常需“雾里看花”,这个过程充满刺激、疑惑、悲情,但也是充满愉悦的境界。没有这“雾”,就没意思了。但如果“雾”浓得像黑幕,也没人进来了。因此,收藏者要抱着“不冤不乐”的心态进入收藏圈里来。“古玩”是玩出来的,不能拿着古玩就想变钱,这是天方夜谭,白日做梦。玩收藏要明确两大概念:一是需要收藏知识,比如对古玩背后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二是要有常识。而老百姓过多注重知识而忽视常识。真正有价值的收藏通常价格不菲,因此不要抱太多的侥幸心理。


  初涉收藏的人,只要搞收藏就难免要交学费,不交学费就想收藏到好东西是不现实的。收藏界的水太深,也挺浑,搞收藏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即使是名家也有打眼的时候,吃一堑长一智,没打过眼的人是成不了收藏大家的。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王刚:收藏比演戏更重要 下一篇:郭庆祥:《石渠宝笈》价值几何 不过是商业概念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