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台湾水墨画家李奇茂的入世笔墨

时间:2010-07-08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文/本刊记者 李荣坤

  记者:李教授从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创作之路,在艺术世界的探索中有什么经验和我们一起分享?

  李奇茂:我非常努力学习中国传统艺术,把传播中国艺术、承传中国文化作为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在中国水墨领域有所建树,对社会有所贡献。

  笔与墨是中国绘画的两个重要因素。中国绘画的精神依托二者实现。水墨艺术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神呈现。我的创作始终本着齐白石的一句话:“万物过眼皆为我用”。绘画源于生活,艺术作品是智慧的累积和民族文化的结晶。同样,艺术也无年龄界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时间在流逝,可我还是年轻人的心态,这是保持艺术创作活力的重要因素。

  记者:艺术创作中对您影响最大的艺术家是谁?

  李奇茂:齐白石先生是我最佩服的艺术家之一,我一直遵循着他的笔墨思想并将继续传承中国水墨文化。齐白石作画游走于出世和入世思想之间。他画一个秤、一个耙子、一个酒杯,将艺术与生活高度融合。他把诗句变成画文,可见对生活的高度提炼,也印证了书画同源的道理。

  记者:李教授诸多水墨作品如《春夏秋冬》、《河鸭》、《长城》等,既展现了传统艺术的深厚功底,又不乏现代观念,可谓与时俱进,您怎么理解传统与现代,又如何将二者完美统筹在一起?

  李奇茂:我借黑白水墨、传统线条,表现题材丰富的现代生活。过去中国文人讲到素养、品位时多以“黑白”为上选,现在也依然是现代视觉艺术的常用元素。我的作品基本包括两个内容:一是中国乡下题材,表现各地风土人情的景象较多。二是个性创作,中国画重意境,强调内心感受将意境融入创作。以《春夏秋冬》为例:“春荷”淡淡,叶子的绿色连成一片;“夏荷”叶子尤为浓厚;“秋荷”只需寥寥几根荷杆呈现;“冬荷”较特别,除一半的题款,基本都是留白,题款的字也只露一半在外面。正是出于意境的考究,如老子哲学理论:无形即有形。作品《长城》酝酿了几十年,但却在一小时内运用“草书”形式一气呵成,这是用“心”观察的过程,也是物象通过笔墨再造的艺术表达。

  记者:您的作品题材广泛,物象表现生动,创作过程是怎样的?

  李奇茂:我的专业是动态素描,除了大尺寸画作需要构思和草稿,一般多是现场创作。我现在不断洗心、养心、养性,用简洁的方式处理画面,形成更多的趣味性和由繁到简的笔墨意境,追求绘画的精神性。

  记者:作为艺术家和学者志士,您也做了很多与艺术相关的公益事业,到各个国家地区弘扬中国艺术,可以和我们谈谈您的想法吗?

  李奇茂:我很重视儿童教育事业,包括移民的华侨子弟的教育。50年中,我每年到各个国家地区进行作品义卖,义卖的款项作为教育经费交给当地学校,希望给未来人才的培养多创造一些机会。韩国大学、美国旧金山大学分别建立了李奇茂画伯基金会和李奇茂艺术基金会。但是个人力量毕竟有限,我希望更多人加入这个事业。除此之外,我多次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云南财经大学、南京大学,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做演讲。我的展览在世界各地展出逾百次,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是我的荣耀。“艺术”让人拥有美好崇高的身心与人生,所以画家应该回馈社会,这是文化艺术工作者的责任。

  记者:您怎么看待大陆的艺术发展,和台湾有什么不同?

  李奇茂:台湾艺术家50年前开始接触欧美艺术,所以创作形式较开放、多元化,大陆的画家有很强的创造力。两岸的艺术教育重在协调,要从基础做起,在艺术教育、创作、交流中形成更多共识,为下一代创造好的发展机会。建议建立艺术评鉴制度和鼓励发展诚信机制良好的拍卖行,艺术市场进入良性循环,对我们的后人和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很有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走近著名书画家李万增——访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国际美术 下一篇:名家专访上官洪夫:让国画中的山水活起来(图)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