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当地瓜成为花:“杰出青年书画家”侯开心专访

时间:2010-07-26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潍坊新闻网

 

当地瓜成为花
——“杰出青年书画家”侯开心专访

      侯开心:1978年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自幼酷爱书法、绘画、音乐。是中国漏白书画创始人、国内外著名书画家、慈善家、诗人、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特聘国礼书画大师王广德教授入室弟子、得意门生,现为北京希望书画院秘书长,已出过多本精美的书画集。其书法精于行草,绘画擅长花鸟虫鱼。其作品在学习传承前人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共获全国大奖数十个,被书画权威部门授予“当代杰出书画艺术家”、“中国当代书画艺术领军人物”、“中国当代德艺俱佳书画艺术家”、“中国书画艺术精英”、“情系河山杰出艺术家”(入编《当代艺术名人墨缘大典》)等荣誉称号。

      拿自己当地瓜

      恐怕连侯开心也没想到,自己一个山里娃会成为杰出青年书画家,今年又把大学生老婆张雪娶回了家。因为他未成名前,就是一棵扪着头可劲长的地瓜。但地瓜不挑不拣,山岭薄地照样长的欢势,产量还很高,吃起来也很甜,就是旱点也不咋的。年景不好的时候就靠它填“五脏庙”了。明清中国人口为什么突飞猛进,就是从外国引种了地瓜、玉米。

      侯开心也是吃着地瓜蛋长大的。他头大,小时还瘦,额头向前突出,不爱吱声,就像一棵不起眼、默默生长的田间地瓜。小伙伴嘲笑他,给他起了个“扪头”的外号,我插了一句:你就是一棵闷着头疯长的地瓜啊。他说那时不懂事,也没觉得自己受了多少侮辱。可他一见了毛笔就像见了老朋友一样亲切,上小学时字就写的像模像样了。家里没钱啊,他就在黑板上、地上、冰上用粉笔、树枝子划拉。后来他发明了一个绝招,用手练书法,大拇指当笔,食指当纸,就在空气里跟书法这个“情人”交流,至今不离不弃。到了初中开美术课了,他又迷上了画画儿。应该说,他对书画有相当的天赋,开始就靠自己悟,想通过书画走出大山,活出个人样来。

      侯开心既朴实又狠实更踏实。父母常教导他,跷着脚走路走不了几步,要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不要光耍嘴皮子:说实在,真实在,只有两片唇还在;说“两撇”,没“两撇”,光说不练瞎胡扯!一次市里组织培训,一百元培训费是他牙缝里省下的,同学的借款一年后节衣缩食才还上。那年冬天下着大雪,他竟然骑着自行车赶了五六十里路,在泥泞的路上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了市里。破旧的自行车没有挡车板,人都成了“泥猴”,而这天到校学习的只有他一个人,他的坚持刻苦让培训老师深受感动。

      把地瓜当花种

      前不久天热牙疼,一夜无眠,早四点我就摸黑到了自己的小菜园,小菜园原来杂草丛生,垃圾遍地,费事巴力整好了种上了菜、花、地瓜。边边角角还有些空地,我就扯下地瓜蔓插上,浇几次水缓过苗来,一扎下根就旺相了。不过这时种地瓜,多半不怎么结地瓜了。人问,我说:把地瓜当花种,秋后乏绿,地瓜是不开花,但那时地瓜不就是花了吗?而侯开心未生在富贵人家,不是牡丹而是地瓜,但他敢于把自己这棵地瓜当花种,且咬定书画不放松,虽说“立根原在破岩中”。

      侯开心毕业后去了莱芜市里的一家工厂。按说从山沟到市里,对他来说,也算是“从奴隶到将军”了,不亚于鲤鱼跳龙门。但他还是不甘心,半年后工资也没要就去了济南。他对钱一直看得很淡,一门心思痴迷书画。他父母也不图儿子在外边赚了多少钱,只要能学到一门手艺,将来能独当一面就好——虽然那时他和他家都很穷,父母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是对他最大的鼓励。他父母坚信自己的儿子会把地瓜种成花的。

      侯开心学的是与书画有关的装裱工艺。学徒没有工资,又没有外援,吃住都成问题,一般人早打退堂鼓了。他不,上、下午装裱,中午、晚上给餐馆端盘子、洗盘子,只求有一口饭吃,有一个地方住。在学艺中,他把所有装裱的字画都拍下照片,然后仔细研究构图和题材,至今光拍的照片就已经好几箱子了。装裱的废纸,他就用来不断地练字画。

侯开心作品

      侯开心有股子“挺”劲,他认为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散不了的乌云,没有过不去的沟沟坎坎,牙一咬就挺过去了。曾国藩曾激励部下:两个农夫挑着担子走在田埂上,只容一个人过去,可又互不让道,怎么办?挺呗,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挺不过去的只好让道。侯开心没拜王广德教授为师前,已在黑暗中摸索了十年,书画虽有进步但仍不太大。可是没有那些年的坚挺,即使机遇来了,碰到了王教授,恐怕王教授也不好从“达·芬奇画蛋”教起。

      王教授的中国漏白书画独创于1988年,距收侯开心为徒已整整十个年头,中国漏白书画也已相当成熟。中国漏白书画和传统国画不同,以白当黑,以白(或淡色)来经营画面的主体,以黑(或重色)来塑造画面的背景,画面背景厚重,黑白对比强烈,主体呼之欲出,多取拟人手法,颂善、博爱、褒德,流淌着一种阴柔的唯美,放大并升华为爱的符号:德广不怕远征难,人在天涯只等闲。三十一省腾细浪,六十五国走泥丸。十年狱黑铁窗寒,廿载漏白(颛孙)宏鸽暖。更喜戊子又弄瓦,三口之家尽开颜!

      王教授很喜欢侯开心这个朴实、厚道且对书画持之以恒的小伙子,倾心传教。学书画之余,他帮王教授做饭、装裱书画、跑腿。有段时间王教授住北京市区,他住怀柔,来回倒车得四个小时。白天王教授作完书画,当晚他就回去连夜装裱好,第二天一早再送给王教授。难怪王教授说:这样的徒弟谁不喜欢?!又认学又认干又懂事。王教授给他多少次钱买东西,从来不差一分一毫。他书画越来越有成色,王教授又带他走南闯北,将自己的人际资源放手让他用。徒弟把地瓜当花种,师父把徒弟当儿子带,一个认教,一个认学,你说能教不好,学不好吗?说起王教授,他一口一个恩师,总说师恩难忘,就像父母难忘一样。二十岁前,他更感谢父母;二十岁后,他更感谢王教授,总之他这辈子永远感谢他的王老师和父母。是他们让他在书画尤其是中国漏白书画的征程上坚持不懈并大有作为!

      让地瓜长成花

      其实地瓜并不开花,但那绿蔓尤其是高产可口的果实又何尝不是花?!地瓜就是无花果啊。当侯开心走过“独上高楼”、“为伊消得人憔悴”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书画的大门向他真正打开了。2003年以来光金奖他就获了不下十个,作品曾在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礼堂、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地方展览过,部分作品亦被党政军企领导收藏: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收藏了他“万里长城,一派龙脉”的漏白字(右下书法),书法颇得王教授真传而又自成一体。他书写的毛泽东诗词《清平乐·会昌》荣获全国书画大赛金奖,评委会授予他“当代杰出书画艺术家”荣誉称号,作品入编《当代杰出书画艺术家新作博览》。他书写的毛泽东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荣获全国书画大赛金奖,评委会授予他“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领军人物”荣誉称号,作品入编《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领军人物精品集锦》。他书写的康有为诗词,荣获全国书画大赛金奖,评委会授予他“中国当代德艺俱佳书画艺术家”荣誉称号,作品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名作典藏》。他书写的王维诗荣获全国书画大赛金奖,并被授予“中华书画艺术精英”荣誉称号。

      侯开心的画也不逊色,其漏白画《遥想如来清净土,微风吹动荷花香》(左下画),动感、立体感十足,超凡脱俗,清新飘逸,美仑美奂,令我想起了他恩师王教授的《荷塘月色》、《玉兰飘香的夜晚》、《葡萄架下的牵手》。漏白书画外,他中国书画也很拿手。像写意国画《古国遗风》、《荷塘情趣》、《龙跃奇观》等都颇见功力。而他很多获奖的书法作品都是中国传统书法。对他的书画,王教授和书画界都很看好。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书坛泰斗欧阳中石都跟他合影留念。王教授常对我“卖弄”:看,我徒弟开心又获金奖了!他出书画集王教授每次都为他精心题写书名。

 

侯开心作品

 

侯开心作品

      正当侯开心春风得意马蹄疾时,他父亲得肝癌了,明知治不好,他还是倾力去治,一直陪床陪了九个月,正像当初陪王教授脑溢血住院二十多天一样。他蹿前跑后,多少年的积蓄全搭上了还拉了饥荒。送走了年仅57岁的父亲,他身无分文闯了烟台。在他落魄时,师父拉把了他,朋友帮助了他,书画救了他,现在他的夫人张雪当时看上了他:山中水水中山山环水抱,龙中凤凤中龙龙飞凤舞。他领着媳妇回老家,老家人张大了嘴巴:当年的“扪头”,如今这么有出息了?!他对我说:俺要好好奋斗,将来把俺娘接过来过好日子;人年轻的时候要好好努力,别到老的时候后悔。我说,你不仅开心、细心、耐心,而且还有孝心、忠心、爱心。我曾祝福他:开山有心心常新,广结善缘缘自圆。我也曾仿毛主席诗词给他写过一首诗:开心不怕丹青难,跌打滚爬只等闲。苦甜酸辣腾细浪,菜济烟京走泥丸。摩托车驰父子寒,漏白画名天涯暖。更喜桑梓并蒂雪(莲),地瓜成花尽欢颜!

      【相关链接】

      王广德“漏白中国书画制作工艺”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公报摘要:一种漏白中国书画制作工艺,是采用选材、定白、粉饰、题款压印、背景处理、多次赋彩、托底、框裱的工艺流程,先于创作表面涂布白色、水色、水墨、水白色或其它淡彩色液体,形成白色或淡色“经营位置”主体,焦黑、焦色粉饰后,进行多技术手段的背景着色,形成以框裱为主体的中国漏白书画成品,具有层次鲜明、立体感强等特点,突出了画面的色韵和墨韵,在不失中国画状貌的原则下,创新了一种新的艺术效果的漏白中国书画艺术品:不但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又为中国书画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夏达 风靡日本的美女漫画家 下一篇:专访著名书画家缪法宝实录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