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专访许钦松:艺术扶贫要授之以渔

时间:2010-08-09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专访许钦松:艺术扶贫要授之以渔

【2010-04-12】 【中国书画家网】 【】 【】 【】 【】

  广州日报与广东画院继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再次联手组织义卖活动,此次所筹善款将全部用于广东贫困山村的扶贫工程。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近日接受记者专访,他透露,为了让此次“艺术扶贫”取得更好的效果,计划在正式义卖之前,进行一系列的“铺垫”预热,“筹得数百万元的扶贫资金应该不成问题!”此次义卖活动中,革命老区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的长江村、樟潭村、完塘村是本报对口帮扶的三个贫困村。广东画院的帮扶对象是河源龙川县通衢镇太楼村。

  为贫困村引进可持续发展项目

  记者:请介绍一下被帮扶的贫困村的情况?

  许钦松:太楼村地处山区,四周都是丘陵,没有整块的农田,农作物产量不高,养猪又成不了规模,种水果又运不出来。全村共有82户特困户。


中国书画家网执行总编曾冬采访许钦松先生

  记者:怎样想到“艺术扶贫”的?

  许钦松:“5·12”汶川大地震后,广州日报与广东画院、广东省美协联合举办了抗震救灾书画作品挥毫义卖活动,一共募得734万元善款,全部捐往灾区。从这件事,我看到广州日报对重大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责任感,以及媒体在文化艺术与社会慈善事业之间强大的桥梁作用。自此广州日报与本土艺术家便结下了一段“善缘”。这次为了落实省委提出的扶贫计划,我们再次想到了合作,通过义卖为贫困地区筹款,而这次通过更多活动,筹得数百万元扶贫资金应该不成问题。

  记者:钱应该不是消灭贫穷的唯一办法,那除了通过捐助扶贫款扶贫外,还能从哪些方面扶贫呢?

  许钦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除了经济援助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这些贫困地区的自我造血功能。

  让乡下孩子也能看到画册

  记者:“艺术”与“贫困”似乎是两个相距甚远的词汇,请您谈谈“艺术扶贫”的意义。

  许钦松:艺术家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与“贫困”表面上看来好像不对接,但两者之间并不是隔断的。当下的艺术界很活跃,受众人数越来越多,说明社会越来越认同高端艺术品的价值。这就为将艺术品转换为现实资金,并注入贫困地区帮扶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

  记者:有人说,就是因为穷才导致艺术缺位,艺术了才真正富足。您有何看法?

  许钦松:当然,贫困地区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生活保障问题,与此同时,我们在考虑如何培养这些地区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个现象,富足家庭的孩子都上名校,享用了社会最优越的教学资源,有了文化就越有能力也就越富足,而贫困地区的孩子则上不起学,没文化、没知识就只能继续贫穷下去,贫富差距也就越拉越大。改善这一状况,一方面有赖于社会教育均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另一方面,我们也该做些工作,让贫困的孩子们认识到文化、艺术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对未来理想的追求。

  在这次帮扶活动中,我们还会号召大家捐献书籍和画册等送到当地;让城里的孩子和乡村的孩子进行一次互动:城里的孩子到乡下,看到生活的贫苦,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同情心。乡下的孩子到城里看看,开了眼界,也就有动力,会重视文化的学习。

  “艺术扶贫”计划

  5月-6月:组织艺术家到定点帮扶的贫困山村走访,体验生活,加深对当地人民的贫困生活的切身感受,才能更有责任感去创作。此外,还计划组织企业家们带子女下乡等活动,在城市与乡村的孩子们之间进行一场互动。

  7月-8月:正式展开义卖活动。届时,估计至少有四五十位艺术家参加活动。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回忆张仃: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的“通才” 下一篇:一座美术的森林:虎头虎脑韩美林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