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名家访谈 章津才:拍卖市场80%的成交额来自书画

时间:2010-09-04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北京商报)

 

 

    原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著名书画鉴定专家章津才认为,收藏文物算不上是投机行为,高档艺术品的价值在短期不会出现明显下跌,除“小名家”的作品有收藏价值外,一些古代高端仿制品的价格也有上升的余地。 

    书画作品最有可能被肯定 

    章津才介绍道,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开始有拍卖行出现,到了90年代末,文物拍卖行和涉及艺术品交易的机构已经有几十家之多。一开始,国内文物商店的商品主要来自国内,随着市场的逐渐开放,藏品也越来越国际化,海外藏品越来越多,其中包括早期流向国际市场的文物大量回流,使得这些可流动的文物艺术品价格步步高升。“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可以说国内市场文物成交价格突飞猛进地提高。” 

    在章津才所熟悉的书画收藏领域,每年的成交额都会占到整个文物交易市场成交额的80%以上,“高价位的交易基本都出现在这一领域,上亿、好几千万的作品遍地开花”。他表示,与瓷器“追求官窑生产”等特定条件的收藏品不同,古书画的收藏只分是否优秀一说。从古到今都有优秀的画家、书法家,因此,无论是近现代的还是古代的,书画作品都有被肯定的可能和价值。 

    高档艺术品价格趋于稳定 

    对于目前市场上一些炒作书画以求获得更高经济价值的行为,章津才表示,目前这样的行为只局限在当代作品的炒作当中,毕竟古代的作品存世数量少,炒作已故画家没有更多的意义,但对于当代作家的炒作行为也是不被业内专家所看好和认可的。“一般的作品不会因为这样的炒作就成为优秀作品,虽然会在短期内提高一些交易价格,但并不会对整个市场产生长期的影响。” 

    章津才告诉记者,高档艺术品的价格在一定时期内会趋于稳定,短期不会出现明显的下跌,因此收藏文物算不上投机行为,但也的确存在风险,要懂得合理避险。首先要做到对不了解或者了解得比较少的领域尽量不投,“艺术品收藏领域的进阶门槛比较高,没有认识就先好好学习,收藏圈不是‘亮胆’的地方,除了要对藏品有认识,还要量力而行”。他建议,初入市场的藏家应先从万元级别的开始,不要盲目求大,在实践中尝试,“鉴定是一辈子的学问,学不完”。 

    “眼下国内收藏市场单打独斗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章津才表示,一些想进入收藏领域的“圈外人”自己没有专业知识,身边又少人“参谋”,是目前市场上比较普遍的现象,而国内文物鉴定人才奇缺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表示,文物的鉴定所需的不仅是技术更是经验,需要鉴定人员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要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实战锻炼,团队的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就好像是一对双胞胎,要想分清楚还需要长时间的接触,文物鉴定也有类似道理。” 

    文物不可再生价值逐渐显现 

    由于文物的不可再生性,注定了藏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高。章津才表示,不仅是高端艺术品,即便是低端一些的“小名家”作品也会呈逐渐走高的态势,“即便是过去卖1万元的作品,现在卖到四五万元也是一个不小的涨幅”。 

    除了历代小名家的作品有收藏价值外,连一些古代的高端仿制品的价格也有上升的余地,用章津才的话说,艺术品价值起来之后,回落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收藏爱好者的队伍逐渐扩大,藏品数量的固定性使得许多珍贵文物成了奇缺品,一些名家在民间流传的作品就那么几件,价值自然不菲。“文物的价格等于目前市场上的最高支付力加上目前人们对文物的认知力和爱好。” 

    对于第二届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章津才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艺术品认识的逐渐增长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而无论是媒体还是出版物都应该从宣传的角度尽量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文物属于实物载体,是对传统文化的立体展现,能让人们直观地认识历史,比单纯的文字记载要翔实和有趣得多”。 

    让文物和老百姓见面,提升百姓的艺术享受层次,是章津才眼中文博会的主要任务。而且,通过文博会,也能为私人藏家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感谢这些有远见的藏家们,‘共享’而不是‘私藏’,会让文博会变得更有意义。”章津才说。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书法古典艺术崇高存在—沈鹏访谈 下一篇:水墨画艺术家一然访谈录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