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艺到深处自儒雅——记天津著名山水画家皮志刚

时间:2010-09-07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天津著名山水画家皮志刚近影

 

  在津门警界,皮志刚不单单是一个具有敬业精神的好干警、好领导,更是一位以画载道的山水画家。多年来,他在工作中,一方面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在现代文明监狱建设中多次立功受奖,做出了让人钦佩的成绩和贡献,向社会展示了一位新时代监狱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另一方面,在工作之余,用笔墨酣畅淋漓地表现祖国江山的多娇,在山水之间悟道,借山水之形观远畅怀,通过绘画追求高远之境,他以画载道,以形述说,以景抒情。他身上不仅有着监狱干警的干练和作为监狱领导者的那种让人尊敬又敬畏的气质,同时还有着使人想亲近的儒雅风度。也许就是经过几十年的工作与艺术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皮志刚身上产生一种磁力。他坚守信仰,紧随时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理想和执著打造了皮志刚这个监狱人民警察形象,使得他艺到深处自儒雅。

 

  皮志刚的艺术天分是与生俱来的。在很小的时候,他看到什么就能随手绘出,但拜师学艺,那还要从1980年春天说起。1980年的早春,虽然还有丝丝寒意,但从岸边那湿润的土层下边却钻出了一缕缕的新绿,一些花儿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绽放了。

 

  就是这年春天,自幼喜爱读书绘画的皮志刚,认识了天津著名山水画家赵树松,并拜赵树松老师为师,赵树松成为皮志刚的第一个山水画的老师。

 

  中国画分为几大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等。当时,天津市业余书画学院招收第一批学生,皮志刚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正式学画画。赵树松从画石头、画树这样最简单、最基本的绘画开始入手,教皮志刚学习山水画。那时候,学院每周都会请一位老画家为他们授课,现场作画,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也就是从那时起,山水画就深深的吸引了皮志刚,是他坚定信心,在干好工作的同时,做一名山水画家。

 

  皮志刚的老师赵树松为人谦和厚道,艺术精到,造诣很深。他从画一棵树、一块石头开始,到组织构图都教授给了皮志刚,为皮志刚的绘画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赵树松老师对皮志刚非常器重,为皮志刚的绘画之路点亮了一盏盏明灯。举例来说,在皮志刚从初级班即将升至中级班的时候,老师就建议皮志刚跳级报考高级班,就这样,皮志刚有机会得以一直跟随老师学习山水画。皮志刚学画的那个年代,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包括他们画画的材料,外出写生的机会都是源于赵树松老师给予的无私的帮助,为了培养他们成才,老师付出了很多艰辛。30多年过去了,皮志刚对恩师的感激之情一直延续到现在。特别是老师带他们到黄山、泰山、燕山、太行山、翠华山等地写生,老师不仅为皮志刚他们解决了路费问题,而且跟他们一起上山,当场辅导他们写生,每到到了晚上也不休息,把皮志刚他们这些学生叫到一起,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掌握的绘画知识都传授给了自己的学生们,使皮志刚受益匪浅,他的山水画技日积月累提高的很快。

 

  经过恩师赵树松的启蒙,皮志刚的绘画艺术有了质的飞跃,开始了用艺术家的思维来看待大自然,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看待生活,把绘画由个人爱好和对大千世界只是单纯的用笔的临摹、记录,上升为用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反映大自然真善美的艺术境界。

 

  几年之后,皮志刚参加天津画院孙克纲举办的山水画研究班。孙克纲,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文联委员、天津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孙克纲早年师从天津著名画家刘子久老先生,他博采众长,推陈出新,艰苦磨练基本功,使他的山水画享誉全国。孙克纲是一个正直、朴实、善良,造诣很深的国画大师,他坚持将古人与师造化统一起来,深入实际生活,以开阔的胸襟投入到艺术实践之中,他的山水画灵动飘逸,磅礴大气,别具一格,尤其在泼墨技法上有特殊的贡献,自成一家。皮志刚在孙克纲的指导下,先为人,后为画家,他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从一棵树、一块石头、一条小溪跟孙克纲学起,临摹古代各个山水名家之作,从局部到整幅,从整幅再到局部,寻求和强化自己笔墨语言的个性化追求,他博采众长,经常练画练到通宵达旦,在孙克纲先生的带领下参加大大小小的各种笔会,使他的画艺更上一层楼。

 

  皮志刚的两位老师在学术上都要求得比较严谨认真,赵树松要求皮志刚创作的每一幅作品都要有情趣,人从什么地方走上山来的,又是怎么从山上走下去的,水是从哪里流过来的,又要流到哪里去,这一切都要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严谨的表现出来;而孙克纲老师所画的山水画则是大写意,追求一种豪放的气势。皮志刚结合两位老师们的绘画特点,达到有张有弛的艺术效果,通过自己的用墨,使名山大川中的美景成为笔下的素材,使观者既能从中欣赏风景,又能感受到皮志刚的笔墨情趣。

 

  在孙克刚先生的研修班毕业画展上,皮志刚展出的一幅名为《清凉世界》的作品获得了一等奖。那幅画画的是黄山的清凉台,通过清凉台上的人欣赏周围群山这样一种方式,来展现清凉台的美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的松树、黄山的云、黄山的气势,这些东西都是黄山独有的,而且都是千变万化的。站在这山看那山,会感到那山忽隐忽现,也许只露一半,也许全部遮住。它给人的这种感官感受特别神奇,而且它的松树、云霭特别如画。皮志刚用这幅表现黄山的作品,表现了自己对黄山的热爱,获得评委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著名画家黄宾虹先生曾经说:“中国古代优秀的画家都是能够深切地去体验大自然的;徒事临摹,得不到自然的要领和奥秘,也就限制了自己的创造性:事事依人作嫁,那便没有自己的见解了。”皮志刚在赵树松和孙克纲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深谙黄宾虹先生的造化之理,他的山水画大多都是从造化中来。他倾心学习传统,40年如一日,他临摹许多唐、宋、元、明、清名家的山水之作,练就了一手扎扎实实的笔墨之功,掌握了山水画的基本规律和要素。与此同时,皮志刚有幸得到著名画家孙其峰、爱新觉罗 溥左,梁琦、赵松涛、李长友、韩文来等名家的悉心指导,更为他的绘画艺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了体味大山,皮志刚只要一有时间,便到名山名水中去体验生活,足迹踏遍祖国名山大川。他通过游历山川名水,寻找自己对山川河流的独特的感觉,他上黄山,登五台,盘峨眉;苍岩山、武当山、千山、泰山、华山,以及黄河壶口瀑布都留下他那坚忍不拔的足迹,为他的山水画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使他的笔底造化厚积薄发,由自然流出,传承着一条连绵不断的自然长链。

 

  皮志刚的山水画大多选材于那些俊秀磅礴的自然山川和景物。他的作品或崇山峻岭,奇峰兀立,云雾缭绕,亦或“春山如佳人,形色丽如秀”,更有“玉流浸层峦,缘云抱幽石”,“古树藏山肋,幽泉漱石龈”,他的山水画,湖光山色,无不有着神秘、玄妙、朦胧的艺术境界,笔墨恰到好处,轻、重、缓、急,浓淡相宜,使人在欣赏他的画作过程中,感觉到山河的妖娆美丽,也不知不觉置身于高雅的艺术殿堂,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如《黄山烟云》和《黄山奇观》,画家笔为心运,写山川之骨,舒山川之气,表现名山名水的风貌气韵,那俊美的山脉,清澈的溪流,间或古老的松柏,强而不悍,修而不薄,润而不腻,华而不俗,气韵生动,表现山高水长,笔饱墨酣,平和、深远、淳厚、柔缓,一脉韧流万里来,让人感到了“深山茂林绝凉处,奔流急湍鸣管弦”的深奥,达到了“空山鸟语息,人听流水语”的巨大艺术效果,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和谐灵动的大自然的美妙。

 

  正是因为皮志刚师法造化,参斟古今,广取兼收,他的山水画苍浑有致,虚实相间,气势雄浑,笔法古朴;他的泽润山水,意与境完美结合,以画载道,以古见新,在由传统山水画向现代山水画的转变进程中,他不信心想事成,但求水到渠成。他的山水画融赵树松、孙克纲两大家之特长,在静气里面蕴涵着一种秀骨,使得他的山水画峻山盈饱,水色生韵,笔墨华兹,层层深厚,涵浑大气,灵秀韵致。

 

  平淡是一种心境,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不是不求上进,不是安于现状,而是奋斗搏杀后心境如水的安详,是闹中取静后的一种大智慧。工作上,皮志刚在津西监狱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他众口皆杯,是一个好领导;在绘画上,他一丝不苟,勤奋好学,是一个有着斐然成绩的著名画家,工作绘画相得益彰。他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会员,天津民革画院理事,多幅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画廊、画商、藏家等收藏。他以画载道,感受和谐灵动的大自然,艺到深处自儒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会创作出更多行云流水的灵动之作。 (作者 王富杰 国家一级作家)

 

 

天津著名山水画家皮志刚作品:《高山人家》

 

 

天津著名山水画家皮志刚作品:《金秋到农家》

 

 

天津著名山水画家皮志刚作品:《雨霁瀑水急》

 

 

天津著名山水画家皮志刚作品:《秋染农家院》

 

 

天津著名山水画家皮志刚作品:《山居图》

 

 

天津著名山水画家皮志刚作品:《江山多娇》

 

 

高清图:天津著名山水画家皮志刚新作欣赏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书画、篆刻名家吴桂材先生访谈录 下一篇:绘录历史瞬间,革新现代国画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