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后,经受了长期冷落的中国山水画迎来了勃勃生机,随之而来的是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青年画家脱颖而出,他们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探索、历练、成长,承担起民族绘画的未来和希望,我所认识的张建华就是其中之一。 建华出自科班,身在军营,20余年的专业锤炼和军营人生历炼,以及扎实的传统绘画功底,使他的画较为早熟。早期主攻人物,后兼备山水。人物作品入选过“97全国中国人物画作品展览”,山水93年入选过“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作品展览”。他的人物画大多以山水辅景,山水画则多以人点景,人景交融,和谐共处,浑然天成,别具特色。有几十幅作品入选全国、全军美展并获奖的经历,28岁时就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虽年纪轻轻,却在美术这个道上摸爬滚打了20多个春秋,饱尝了一个现代画家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
在我们这个年代,作为一名青年中国画家,其成长的道路是艰难的。这是因为现在的中国画学术思想混乱,专业边界模糊,在前进的道路上有许多岔道和陷阱,以至使许多画家摸不清脉络,找不着方向而无所适从,再加上展览机制与艺术规律相悖,评判标准的失落,市场的诱惑,无时不在吞噬着当代画家的才华,消解画家的意志,使很多本来可以大有作为的青年画家浮躁不安,动奔西撞,最终误入歧途。可悲的是往往很多人上了当还不能醒。从建华的作品中看,所幸受到的影响甚少。
建华的山水画艺术,是合着改革时代的节拍,伴随着多年军旅生涯一起成长,成熟起来的,他原先的作品或多或少留有时代的印迹。他从起初的部队应用型美术(发表过宣传画插图,出版过连环画),到以后的展览型作品(大都为全国全军美展而专题创作)再到后来,自觉自醒,回归传统,面向生活,祟尚自然的山水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直到现在以唐诗宋词意境为表现主体的纯意象型山水画。建华的艺术实践过程正是这个时期大多数画家所共同经历的,从全盘西化,中西融合,到再现生活,回归传统,寻找自我,再到兼收并蓄,广收博取,痛苦思变,借古开今,突破自我的过程。可以说建华赶上了中国画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他没有因此而随波逐流,漂忽不定,被时代大潮淹没,相反他的定性、悟性和对艺术的理解帮助他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定位,使他得以在艺术的浪潮中,越来越站在了浪尖上。
大约是5年前,在太行的时候,我见过建华一批人物和山水的生活速写,颇见功力,很是精彩。当时,我就对他说过可以出一本速写集,可见他对待生活和艺术的态度是认真的,是注重生活积累的,下过大苦功的。然而,写生、速写并不是生活积累的唯一方法,工具、材料,创作方法的以及个人的修为不同,决定了其积累方式也各不相同,石涛先生的“搜尽奇峰打草稿”说的就是看遍了奇峰后再来起稿。中国山水画家对自然的观察,体验,感悟多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追求的是“以意写形”、“借景造物”、“物我合一”、“迁想妙得”、“妙造自然”的境界,它要求画家不光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广博的学识和人生的历练、修为。
以意写形,境由心造,心物感应,天人合一是中国山水画家处理主体山水与客观自然的感悟方式。建华这几年的唐人诗意系列的作品正是体现了以心造境,妙造自然的感悟方式。这种有别于描绘真山真水、地理地貌式具象表现形式的山水认识观,和幽远、亘古的时空意象,以及飘渺、虚无、梦幻般的诗境,给了他无限的创作灵感和自由想象的空间,使得他能把多年积蓄的能量得以充分地施展发挥,并巧妙地将现实与虚拟,客观与主体,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进行融合,以达到和谐的统一。从他的画中可以看到从传统审美程式到现代理念的转换、融合开始服从于画面主体对意境,神韵追求的需要,他的图式开始渗透了更多的理性思维和明显的个人主观意识。他敏锐的精神感应与传统的人文关怀,赋予其山水画以宁静幽远的精神景观、平实而新奇的画面布局、幽深玄冥梦幻般的意境。他的带有节奏式动感的线条和墨色交融的笔墨韵味,以及赋予现代审美理念和气息的画面效果,构成了作品的特色语言体系。画中云林飞瀑,幽谷鸣泉,湖中泛舟,文人雅集,曲径通幽,可居可游,完全是祥和静谧的精神乐土,安逸舒适的世外桃园。他的带有符号式的建筑、标志性的的人物和诗意般的场景,完全脱离了真实生活中的山水景象和传统山水画固有表现形式,它已不是生活的再现,亦不是唐诗简单的解读,他的画画由心造,意随情出,他的唯美化的图式构成元素(云水,树石,建筑,人物)完全按照疏密、墨白、阴阳、虚实、高低、大小等既矛盾又对立统一的审美要求和画面节奏的变化而设计、组合安排的。他的画幽静、闲适、清新、深邃、古远,远离了凡尘俗世,滚滚红尘,仿佛是喧嚣尘世中的一方静土,现代文明城市灰色主调中的一块绿洲,茫茫荒漠中的一潭清泉,体现了画家独特的美学见解和内在的修为,以及对艺术宏观把握的能力,给人以一种“动心”,“悦目”,“澄怀”的心灵体验和视觉感应。
值得一提的是他对水的运用和领悟可 谓得独具匠心,颇具特色,董其昌提出中国山水画的南北宗,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北宗枯硬,南宗秀润。建华不愧是南方人,其对水的理解情有独钟。不过建华作画用水已经不是传统技法用水的概念,他用水泼、染、冲、洗交替使用,水冲墨,墨冲色,墨色交融,使得画面浑然一体,晶莹透明,水墨淋漓,其艺术个性可见一斑。
建华生活在文化中心城市,中国画重镇南京,这个文化底蕴无比深厚的城市自明清以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国画大师,在中国绘画史上,闪闪生辉。这种环境对一位以绘画为专业的人来说是莫大的幸运,我想以建华的敬业精神和他的聪慧,一定能够踏着先辈的足迹爬上那诱人的高峰,亦如他画中的一叶扁舟,终会驶向理想的彼岸。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