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何水法:促进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等提案

时间:2011-03-25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新华网

 

3月13日,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美术家何水法接受新华网书画频道独家采访,就他的今年准备的4个提案与记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图片:新华网 袁思陶摄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哲学、汉魏六朝的丰碑巨制、韩柳欧苏的绚丽篇章,到明清之际的人生画卷,无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独特智慧。这是我们民族为世界文明作出的卓越贡献,也是整个中华民族赖以凝聚、发展、强盛的内在力量。优秀文化艺术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反映了经济发展,人民素质,社会生活的客观水准,它不仅能塑造和传递国家形象,促进邻国间友好往来,加强邻国间的交流合作,还能有效提升领土及周边地区的安全,增强国家与民族自信心。

    我国的邻国众多,有着长期友好往来的历史,同时也有历史与现实的冲突存在,如领土,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及文化认同等方面,都需要我们正视。 而优秀的文化可以超越国界,感动世人,为我们解决问题营造一个舒畅、和谐的环境。纵观世界优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多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

    从封闭到开放,海外对中国的认知,已经经历了一次从长袍马褂到高楼大厦的飞跃,我们的邻邦,也都在关注中国的发展道路,伴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如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国家及居民的投资与消费能力迅速增长,这些改变促使周边国家开始重新思观察并思考中国的新形象。所以,我们要传达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崛起,还应有文化上的日益强盛。

    文化外交作为国家整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与经济、政治外交共同形成了外交三大支柱,经过60年的建设,我国全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格局已经形成。目前,中国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先后与145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渠道逐渐拓宽,实施品牌战略,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活动的影响力,“春节品牌”、“相约北京”、“亚洲艺术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已成为在世界上广泛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此背景下,一个独立自主、繁荣富强、民主和平、充满人文气息的中国形象,应该是我们下一阶段进行对外交流的核心定位。因此我建议,应加强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以及有代表性的流派和艺术家向海外,尤其是面向周边国家与地区进行推广、交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探索形成高效对等的区域性文化交流机制。之所以把近期重点放在周边,基于以下一些现实考虑。

    一、能让周边国家地区客观认识、了解中国文化的先进性与价值。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的国家实力衰败,文化价值观和国民自信心都饱受打击,客观上,无法对周边国家传递正向的文化影响力。从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国力日益强盛,文化更趋繁荣,与其让周边国家被动的适应我们的新形象,不如我们主动的提供和介绍自身的优秀文化成果,这也是任何一个强国所必然具备的文化自信。

    二、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进而认同中国优秀的文化内涵,树立中国文化强国的形象,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都是成功的例子。不仅为国家赢得了荣誉,而且也很好地展现了中国现时代的精神文明。就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而言,向世界展示我国的优秀文化艺术成就,加强同周边国家地区交流优秀文化艺术,促进发展进步,显得尤为迫切和有利。

    三、促进中国优秀文化到周边国家地区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和接触,促进艺术产品的大发展。交流需要认同,认同需要价值,通过周期性的交流活动,我们可以不断发现美术界、戏剧界、音乐界等各文化界的优秀人才,培育文化艺术品牌,在向海外推广的同时也促进了我们自身文化产业的繁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通过文化的交流搭起一座沟通东西方的桥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提案人:何水法

    2011年2月18日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冯远:遵循文化发展规律 下一篇:书卷气味 时代韵味——记画家罗中凡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