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幸见到了年画艺术家白逸如创作的一批木版年画藏书票,让我大饱眼福,兴奋不已。画幅虽小,但妙趣横生,内涵丰富。我为她件件精美生动的作品所吸引,爱不释手,看了又看。她塑造的那些天真活泼的娃娃形象,太逗人,太可爱了。个个神态各异:有的文静、有的好奇、有的欢乐、有的调皮、有的舞龙、有的戏鸡、有的放风筝、有的点彩灯。从表情到动态,从眼睛到小手,从发型到服饰,都刻画地惟妙惟肖,有神、有情、有趣。当我看到那爬上大鱼,摔掉一只小鞋的娃娃时,不由得笑了起来。这些作品,都是艺术性很高的佳作。从造型到构成,都有独到的构思,很强的形式感。加以木板刻印,更加强了线的力度,形象的概括和装饰效果。一下子就抓住了人们的视觉。
从藏书票上记载的时间推算,这些作品,多为白老师70岁左右所作。画得如此熟练、流畅、严谨、微妙,刻印得如此刚劲、有味,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位老年人之手。
当年,白逸如老师是山东文联的专业画家,她热心民间木版年画,除自己积极从事创作之外,还做了大量的辅导工作。我工作在潍坊,潍坊是闻名的杨家埠年画的故乡,加以个人爱好,因而也热衷民间木版年画的研究、创作以及组织辅导工作。为此,常找白老师请教,受到她的指导和鼓励。而如今,她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那股热情,继续创作,不懈追求,这种执着的敬业精神,实在可敬可佩,让我深受感动。
更可贵的是她这批作品的学术价值。她把民间木版年画的研究、创新,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年画功能的开发,也开扩了新的思路。
木版年画的发展过展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些不同的声音。说什么“处于低谷啦”,“没有出路啦”,作为酷爱木版年画的艺术家白逸如老师,又一次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和高品位的作品,做出了示范,回答了那些肤浅的偏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