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心静书自雅 品高意境深

时间:2011-07-28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书画名家,凡品高者,多受尊重;心静从艺,不为名利所使者,书当自雅,意境至深。张业法宽厚待人,认真做事,勤劳朴实,平淡如水,乐善好施,为齐鲁书法的发展和,与省协一班人,共同努力,成绩卓著,余此拙文,只谈张业法的人品与书艺。个人所见,不当之处,名家赐教。
    张业法学书,楷书学颜柳,行草学“二王”,以传统为本。余观其行草书,无张扬傲气,有“二王”精髓。他的风格,自在其品。他尊重传统,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虽公务繁忙,日不忘书,难能可贵。张业法后有又学《宣示表》、《张黑女墓志铭》等,为书学基础。临写《兰亭序》、《快雪时晴帖》及《洛神赋十三行》、《鸭头丸帖》。草书还学习《书谱》、《十七帖》及张旭、怀素等人书作。并研究诗歌,自修古文,丰富学识。是学书致用,此乃心静忘怀,书自品高也。
     业法谦虚做人,勤谨做事。因他有高的书法意识境界。无论是做一般工作,还是做领导工作,他都是谦虚做人,与世无争,勤恳学书,练字不辍,表现出他的气度涵养,特别是当了书协领导后,交流机会多,视野扩大,眼界渐开,所工作甚忙,也抓紧学书,其法则是以一闲对百忙,见缝插针,年复积日,集腋成裘。他除学习碑帖,还不断向名家学习,博览群书,多年沉淀,逐渐形成不骄不躁,通俗流畅的书法风格,张业法作为书家,首先要有高的学养,在青年时代,他对自己要求很严,立有“谦虚谨慎做人,老实用功写字”的之规。有尊重传统美德。作为省书协带头人,他以身作则,注重团结书协一班人,为书法的繁荣,不辞辛苦,费尽心机。对于老一辈书法家经典之作,广泛宣传,视为楷模。例如,他在《王众因书法集序》曰:“在王老仙世周年之际,面对件件遗墨,我们睹物思人,更加缅怀我们这位可敬的老领导;“笔正则心正”,我们也会以众因同志为榜样,进一步端正我们的工作之道,为人之道,从艺之道,并以此鞭笞我们不断奋进。“张业法从不张扬自己,总感到自己在书学方面,还存有不足,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他在工作上,以事业为重,努力打造齐鲁书法文化,使其从繁荣走向辉煌。
张业法的书法技巧,力求新意。书法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了高的境界,求新意难。凡书法名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余观张业法书法,也有独到之处,那就是用笔具有新奇之意。若究其根源,完全基于传统文化,观其整幅作品,潇洒俊秀。如其行草,似有“羲献”遗风,用笔劲拔,骨壮有力,巧妙险峻,富有韵味,存无限生机。古今书家,都向把字写好,即求新求奇,实则不易。张业法在这方面也作了很大的努力,赏其书品,成就显著。余之拙见,他用笔有度,带有豪情,表现于入笔,如神斧劈山,显用笔力度。看其书法,善于处理行笔中的正、侧辩证关系,把刚与柔有机结合起来,使其表现出刚柔自然本色。他用笔提按,恰到好处,按下不滞,提起不飘,恪守法度,善用中锋,线条之中,含蓄有力,特别是笔画连接处,连而欲断、断似欲连的笔法功夫,更使其书法作品表现出充盈精致、笔势雄健之貌。张业法用笔,技法巧妙,用腕与指,通过笔杆,力达笔端,充分显示笔上功夫。余观张业法书,写得沉着,开阔奔放,神清骨秀,情趣盎然。若从其貌看,字距结构大气奔放。其疏密关系,似奇险之貌,实米芾之风,含古遗迹之痕也。
     张业法艺术,其内涵高雅,似有神灵,布局合理,行间得当,参差有序,顾盼生姿,揖让有致,使其书法作品整体美观,淋漓尽致,节奏空灵。作为一个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首先应该表现的应是书法“气势”,气势乃书法灵魂,书法无气者,灵魂失焉。书没有朝气,就没有活力,必死无疑。因此,在进行书法创作时,应当具有高昂的创作激情,只有在良好的心态下,创作出的书法作品才会气势饱满,神采奕奕。张业法虽忙,然在书法创作中却一丝不苟,把握分寸,格调高雅。特别是大幅作品,充分表现气势,韵味十足,透有灵气,表现出了高雅的格调之美。
      概之,张业法书法,狂而不怒,秀而含刚。其风格特点出于内心情感,通过臂腕之力表于笔端,只有立志高远,书作方能出奇焉。书法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而且还是一种文化,要求素质丰腴,学养深厚。作为孔孟之乡的书法带头人,张业法默默地勤奋耕耘,他从不张扬,也不愿别人为他张扬,他总是谦虚地说说:“我在这个位置上,是为大家做事的,尽量多做,做得好些,就足够了。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总感觉自己做的不好,没什么过高的要求,只要多数同志能够理解,我就满足了。”拙见以为,他说的话中肯坦诚,使人信服,赞佩不已。目前,大批书学后人,在书协领导下,沸腾而起,奋起直追,书学热潮,层层浪高。不久将来,齐鲁书法文化将会更加灿烂。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张文浩:胸中浩气、笔端豪情 下一篇:孙长林精神——《薪火承传·孙长林九十寿辰纪念集》序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