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杨健生笔下的清纯之美

时间:2011-08-06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几年前,我去杭州参观第十届美展的中国画,一幅《霜叶红于二月花》吸引了我。画面以工笔重彩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清纯、质朴、健美的山村牧羊少女形象。他与时下流行的那种妖艳、做作的“美女图”均然不同,表现出创作者独特的审美眼光。我记住了画家的名字——杨健生。             
最近又看到杨健生的一批作品,还有他写的创作随想,让我对他有了进一步的认知。他笔下的艺术形象,多是外表文静、纯真而内含生命活力的青春女性,山村妹子、城市学生、部队女兵……,他们往往与树木、庄稼、山石、花鸟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幅天人和谐的美好境界。读他的画,总能感受到一种清新、清纯、清雅、清静的青春诗意;而这种诗意,又是以精致、庄重、明快、协调的艺术语言来建构的。
杨健生的艺术取向是他的真情流露,本色所系。1965年他出生于河南林州市太行山村,是一个地道的“山娃子。”记得宋代大画家郭熙说过:“太行枕华夏,而面目者林虑”。林虑就是林州的古称,意思说林州的太行山是整个太行山脉最美的地方。杨健生家乡雄伟壮丽的山水景观与淳厚朴实的民风民情,深深陶冶着他的心性,熔铸成他真诚、执著、厚朴的性格气质,哺育出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审美情怀。
正是这种挥之不去的审美情结,促使他走上艺术创作之路,并寻找到适合他自身素质条件的创作主题: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如他所说:“自然中的沉静、永恒,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我绘画中所追求的。”将人物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用精心设计的周围环境烘托人物精神情绪,并在画面结构上强化形式美感,这已成为杨健生人物画创作的一大特征。《靓秋》中七位少女与玉米地构成的长条形巧妙组合和虚实变化,更增添了秋天丰收的喜悦之情。《白玉兰》中扎根于石缝却昂首怒放的洁白花朵,更显现出投笔从戎女战士的圣洁和美丽。《青春歌谣系列》中那些姿态各异的纯情少女,与变化多姿的生命之树相伴,枝干弯曲的树木似乎在为之翩翩起舞。远离尘俗的喧嚣,回归大自然的怀抱,画家以艺术诉说着心声。
就艺术语言本体而言,杨健生具有既精于继承而又勇于创新的可贵品格。他对中国传统工笔画下过苦功,有着独到的领悟。线描水平堪称上乘,颇具表现力;更具特色的是色彩处理,和水墨写意截然不同,色彩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位置。杨健生显然深悟传统文化的色彩审美观念,作品中色彩处理尽显华贵中的质朴,深沉中的明快,单纯中的丰富,因而整体上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但他并不一味循规蹈矩,根据作品意境的需要,他也适当吸收其他画种的技法,使之融入自我语言体系,不仅没有牵强之感,反而使作品呈现出现代气息。比如,吸取写意画的皴擦渲染,工笔与写意的结合,以造成虚幻空濛的意境;吸收西画的光影、质感,冷暖对比,造成真实立体的空间境象。《白玉兰》背景以蓝色为基调,有力地烘托出前景洁白如玉的花朵,树干、石头的光影和质感恰到好处,使画面整体的圣洁感大大提升。《网络人》则吸收唐宋工笔画的精华,参以现代平面构成,表现出当代青年从容、自信的生命状态。
在当代工笔人物画画家队列中,杨健生虽刚年过“不惑”,却早已崭露头角,而且审美个性鲜明,艺术风格卓然。他以山村生活和校园生活为基础,通过辛勤的艺术探索,构建出自己的艺术天地。清纯之美,青春之歌,自然天真,质朴和谐,这就是杨健生的艺术特质,也是当今社会许多人所渴望的真美和真情。
天行健,健生以自强不息!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杨健生简介:19656月生于河南省林州市,198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老子书画院院士,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工笔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主任、副教授。中国画作品多次入选由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大型展览并获奖。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真实艺术的生命---李翔的人物创作 下一篇:李运江:淡泊自然的水墨人生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