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绘画中的中国人物画,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伟大的时代中,孕育并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激励着人们积极向上的理想追求、健康乐观的审美情趣,这些作品,因其贴近现实、关注人生而体现出自觉的使命感,这是它们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火热的现实生活,为人物画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是画家们孕育激情与灵感的丰厚沃土,只要走进生活,贴近人民,画家们就能永远保持旺盛的热情,就能创作出感动人心的作品。就此而言,写实表现仍然是今天人物画创作的主要手法,并成为一种主流的风格与形式。实践表明,现阶段的人物画创作,在反映现实生活、抒发当代人情怀中,写实表现仍然是深为人们所喜爱的。它直接介入生活,直接与人交流及生动鲜明的形象塑造、亲切的气息等等,都是无法替代的,都体现着特定时代的精神状态。当然,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鼓励不同风格、手法与形式的探索,我们同样关注出于“艺术回到本身”的探索性与实验性的作品,这些作品所体现的纯形式、纯语言的个性创造及其美学价值,同样是令人欣喜与激动的。它们开启了思维和智慧的另一领域,在“陌生化”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其精神是令人钦佩的。
多元化的时代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创作的繁荣,为优秀作品的产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基础与条件。近年来,人物画创作在水墨写意的原则下,呈现出多种风格、形式、手法的追求,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个全新的时空交汇点上,展示为具象的、意象的,甚至是抽象的或展示为写实的、写意的,甚至是“自我”表现的等等,它意味着一个艺术全盘时代正在到来,我们由衷欢迎这些探索。
实践证明,艺术创作不能离开生活,也不能离开人,惟其如此,艺术才能成为人的艺术,艺术的生命之树才能常青常绿,永不凋零。我在创作中始终坚持这样的艺术观,我在教学中也始终坚持这样的教学观。
值此,在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师生精品展及作品即将结集出版之际,我为他们取得的成绩甚感高兴。这是他们学习、研究的结晶,是他们深入生活、讴歌生活收获的果实,是他们艺术历程的一次转折;重要的是,他们明确了画家及其艺术所承担的使命,明确了作为人物画家所要关注的生活本质,以及艺术与生活、艺术与人的紧密关系对艺术创作的至关重要性。
我认为,艺术永远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它也是当代人物画创作的根本动力,舍此,艺术将是苍白的。
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们讲既要面对现实,又要把感觉伸向非现实的区域,既要关注生活,感受生活,并诗意地表现生活,还要上升到精神世界,同时也要体现出自我把握意识,才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可见,古今一贯的艺术理念,是极其深刻的经验之谈。
我愿就此与大家共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并探讨了人物画创作的理论及技法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探讨并确立了艺术创作的理念问题与观念问题,以及艺术的使命感、责任感等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明确自己的艺术追求、理想与目标。
生活之树常青,艺术要如此,这是我们应该坚信不移的。我相信工作室的画家们将会为我国的美术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对此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