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网上有人撰文狂吹秦桧的书法,并说“评价书法不要将人品扯在一起,而只要看书法本身”。作者如此替一个残害忠良、卖国求荣的奸恶之徒辩解,不知何故。不过细细一想,也不足为奇,当前不是有许多人以为历史人物平反为能事吗?笔者就曾看到有人以讲鲁迅为落后,以讲周作人为时髦,还有人故意把鲁迅一贬再贬,把周作人捧上了天,最后得出结论:“艺品与人品无关。”
鲁迅作品
艺品果真与人品无关吗?当然不是。稍懂艺术的人都知道:艺术美的本原,来自艺术家自身的人品,艺术美是内在美的外在形态。没有高尚的人品,何来伟大的艺术?
潘天寿作品
弘一大师在世时,是一位律己至严的苦行僧。他的生活淡泊无求,下雪天也身着单衣,脚踏草鞋。吃的是清水煮白菜,用盐不用油。他曾手书一联:“草藉不除,时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表现了弘法济世的高尚德行。一九三七年,日寇侵华之时,大师居厦门万石岩,倡导“念佛不忘救国”,并说:“身为佛子,于此时不能共行国难于万一,自揣不如一只狗子。”正因大师勤修美德,洗尽尘滓,所以他的书法神韵高远,幽淡天真,达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这种亮节高标凝成的艺术之花,成为净化人们心灵的甘露法雨。
弘一作品
潘天寿在他的《谈艺录》里说:“吾师弘一法师云:‘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强调人品高于艺品。潘天寿为中国教育事业竭尽心力,以自己的作品和整个的人生捍卫了民族艺术的尊严,最后在文革中含冤而死。今天,当我们欣赏他笔下的《梅月图》时,就会从映月怒放的梅花感受到作者伟岸不屈的人格精神。因此杰出的艺术家常常不仅以作品传世,而且以他们的高风亮节万古流芳。
林散之作品
也许有人会说:“人品好,艺术不一定好;人品不好的人,也有高明的艺术。”的确,历史上有人的经历证明人品与艺品不成正比,例如董其昌人品很差,画却不错。蔡京那么坏,书法也曾并列“宋四家”。因后人讨厌他的人品,才把他给踢出去了。所以人品不好的人,其人必遭唾弃,其艺也不免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据说康生的字也还行,但人品让人恶心,字就免看了。
林散之说得好:“做人着重立品,无人品不可能有艺品。”艺品事小,人品事大。进德为先,修身为本,为艺之人,不可不慎。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