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中的”骨”与”肉”之论,主要指的是 书写中呈现出的笔力或笔墨问题。汤临初在《书指》中说:” 不知 骨生于笔,肉成于墨 ,笔墨不可相离,骨肉何所分别。人多不悟作书之法,乃留意于 枯搞生硬以示骨,效丑于浓重臃肿以见肉 ,二者不可得兼,并其一体而失之。 ”
王僧虔也曾经在《笔意赞》中谈到”骨丰肉润”, 实际上强调的是”骨”自力出,”肉”自润生, 这样的线条才能够经得起推敲。这些言论都说明了书法中”骨”与”肉”的表现与书法的 笔法和墨法运用息息相关 ,也就是说书法中的”骨”与”肉”之美是笔墨技法造成的。
在传统书画品评中,虽作品中的主要艺术语言是线 条和笔墨,但论者最为看重的还是作品内在的气韵和格调,气韵高低是评判书画水准的最高标准,但”骨”与 “肉”这种外在的”形”,已然对作品的内质格调和气韵产生了重要影响。早在南朝时期,梁朝袁昂就在《古今书评》中说:” 蔡邑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书有”骨气”后,才有”神”韵,表明了”骨”与”肉”对书法内在气韵的影响。
此外,清宋曹在《书法约言》中讲:” 用骨为体,以主其内,而法取乎严肃;用肉为用,以彰其外,而法取乎轻健。 使骨肉停匀,气脉贯通,疏处平处用满,密处险处用提。 满取肥,提取瘦 。太瘦则形枯,太肥则质浊。筋骨不立,脂肉何附;形质不健,神采何来?肉多而骨微者谓之墨猪,骨多而肉微者谓之枯藤。 ”
另外,在古代书论中,古人经常将书法中的”骨”与”肉”和”肥”与”瘦”并论,把 “肥””瘦”参与到”骨””肉”的审美评价体系中来。
如” 骨多肉少则瘦,肉多骨少则肥。惟骨肉相称,然后为尽。 或谓荆公知骨而不知肉,今见是此经,则知传者不识荆公书,邃以常所见清劲为瘦也。 ”叫这段评价王安石书法的论述,把”骨”与”肉”和”肥”与 “瘦”的对应关系也紧密联系起来。继而认为”骨”多 “肉”少,即为书风偏瘦,反之即为偏”肥”。
书史上将”骨”与”肉”和”肥”与”瘦”对应的,不在少数。如明代王佐在跋《黄庭经》中提到: “《黄庭经》刻本,出于泰州者,伤于骨胜,出越州者,病于肉多。此本乃北方古刻,肥瘦适均,而神意俱全,信为佳本,海内绝无而仅有者也。” 这些书论都说明了书写中多 “骨”则代表”瘦”,多”肉”则代表”肥” 的书风评价标准。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书法中的”骨”与”肉”,多指作品呈现出的形态和线条特质。
当然,书法艺术中体现的”骨”与”肉”的影响 因素,不单单是书家的笔法和墨法的运用,同时与书写所用的 工具材料如毛笔和纸张的搭配,墨色与纸张的搭配,以及其他书写工具等 ,有着紧密联系。甚至与书家的创作心境和综合素质都有着千丝一万缕的关联。
从整体来看,书法品评中,以”骨”见长的往往代表雄健、力度和刚劲的书风,而以”肉”见长的往往倾向于媚趣和柔美的书风。在古人书论中,不论是直接以”骨”论书,还是借”骨力””骨气””骨法”等词语表达的观点,品评者大都集中在字体点画、文字结构或作品整体书法风格上,这都是对挺拔遒劲、雄强刚健书风的一种表达和概括。
书法艺术中的”骨”与”肉”虽多指线条 和字形风格,但也是书家内在情感和心理的一种技术表 达,这些特征对作品的 格调和气韵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历代书法品评中,书法艺术中的”骨”,是经常 被提及的重要审美评价标准之一,并亦有”骨力””骨气”“骨格””骨法””筋骨”等等多种称谓。
纵观历代书论,对”骨力”的关注甚多,这也说明了”骨”在书法品评中的重要地位。许多书家认为,”骨”为”肉”之基础,“骨”的重要性要远超于”肉”。如唐代徐浩《论书》:“ 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 ”
唐 太宗亦在《论书》说:” 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尔。 ”将唐代两大书 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概括为”颜筋柳骨”,以 上言论足以说明了”筋骨”或”骨力”对于书法的重要 性。 然而,书法中”骨力”的表现却并不容易。 清代杨 宾在《大瓢偶笔》中提到:” 书贵有骨,然骨存其人,非可强而致也:…若锺绍京、蔡京、赵松雪辈,书未尝不佳,而骨则微矣。此可与知者道,难与世人言也。 ”
连书法大家的作品”骨力”尚且不足,杨宾此意未免有偏薄之嫌,但也说明了书法中所追求的”骨力”绝非易事。书法中最忌有”肉”无”骨”,这也是历代书家批评最多的。晚清金石学家张树侯在《书法真诊》谈到书法中”肉”时强调:” 字乃美术,恶者何必称焉。恶态甚多… ”米芾说: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回张树侯此评书法,言辞之激烈,令人膛
目,可见书家对于”骨法”的看重。
客观来看,张树侯 的此种论调与晚清时期书坛广泛提倡的金石学有很大关
系,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骨”在书法中的重要作用。“有骨无肉”尚可接受,但如果”有肉无骨”就是”丑”书了。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