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代以来, “评画以禽鸟为下,而蜂蝶蝉虫又次之。”宋代《广川画跋》里记述了草虫在中国画史上的地位。历史上草虫一直不被文人看重,直至齐白石,才颠覆了草虫的地位。也正因为如此,齐白石的作品成为书画市场的翘楚。近日将在保利艺术博物馆展出的齐白石工笔花卉草虫巨册完整十八开和在嘉德秋拍亮相的齐白石尺幅巨大的《吉寿永昌》,再次引起收藏界的极大关注。
其实,齐白石的作品从来没有“高大上”的空洞说教,在他看似平凡的画面里处处体现着人性的自尊与自爱,笔里墨里渗透出的多是老人的生活经验和感悟,慧人慧心。他的艺术既有人间情味,又具风雅之趣,在亲近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是脱除庸俗的心性与人间情感的温馨。
画鸡妙法在羽毛
中国人喜欢大吉大利,“鸡”、“吉”同音,所以鸡的题材也就成了画家和收藏家们的钟爱,因此,艺术市场上鸡作热销也就顺理成章。在近代画坛,提到画鸡,齐白石、徐悲鸿、李苦禅、王雪涛、唐云、陈大羽等人风采各异,特色鲜明。我曾收藏过一幅许麟庐先生画的鸡,笔墨不凡,非常精彩。这幅画是许老当年送给陆俨少大师的,画上题着:俨兄正之。
后人画鸡,多受齐白石影响,特别是几位画得好的就直接是白石老人的入室弟子。那么,白石老人画鸡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白石老人画鸡是经过长期观察和探索才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方法的,他能通过造型和笔墨的差异,巧妙地画出柴鸡、油鸡和竹鸡的不同特征,而且还能表现出鸡在不同情景下的状态。
这幅画白石老人画了两只在花丛下觅食的硕大柴鸡,相互注视,并肩前行。
画鸡难在画羽毛,我们看看白石老人是怎么表现的。鸡尾用重墨完成,寥寥几笔,清清楚楚。每一笔都强劲有力,充分表现出了鸡的雄健。在鸡的背部,白石老人用细笔添加了一些小毛,这样一下子就把鸡毛的光泽表现了出来,油光锃亮,同时也表现出了鸡毛柔软滑顺的质地。
画左边这只鸡的腹部时,白石老人用重墨直接连到了鸡腿部位,这样就使鸡的分量明显加重了,这样处理是与现实中的真鸡有很大区别的。特别是画重墨与上部羽毛的连接处时,墨色似断似连故意留出了一道空隙,这样就显得羽毛蓬松、生动鲜活。这些关于羽毛的画法都是白石老人的独创,前辈画家没人这样画过,也正是在这些细微之处,才体现出了白石老人艺术的精妙。
除此之外,白石老人还特别强调了鸡冠的雄壮、鸡眼的敏锐和鸡爪的尖利。在画面上,白石老人还配上了一簇盛开的菊花,与两只大鸡争奇斗艳,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间佳景。
一抢一护已忘言
白石老人喜画松鼠葡萄,因为这个题材吉祥,是中国美术中的传统题材之一。葡萄果实堆叠繁密,象征丰产;而鼠在十二辰中为子,二者合在一起就是“多子”、“多福”、“富贵”之意,颇得人们喜爱。
在这幅作品中,白石老人以大笔饱水画葡萄大叶,行笔洒脱,酣畅痛快。这几片大叶错落地占据了画面大部分空间,显示了老人对用墨的自信,使观者在墨中寻趣。只有了墨的叶面还不够,接着白石老人又在墨线上做足文章。他以书法用笔写藤蔓,笔走龙蛇,苍枯盘结,精心穿插,尽得线条之大美。一串葡萄则以没骨法圈出,润泽饱满,晶莹剔透,与藤、叶形成对比,成为画面之亮点。
在画面的下方,白石老人重点描绘了两只正在抢食的松鼠,这也是本篇的主题。老人纯用水墨晕染松鼠的外形,笔笔清晰,充分表现出了松鼠蓬松毛茸的质感。又用重墨点眼画嘴描须,刻画松鼠的神态。
这是两只正在抢吃葡萄的松鼠,一只在吃,另一只跑过来争食,正在吃的一只赶紧用爪子护住食物,另一只急迫地用爪子上前去抓,一抢一护,情态动人,十分逼真。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每读白石老人的画,都会被他的神奇之笔所打动,都会不自觉地被他带到无车马之喧、无名利之逐的大自然中去。
引上檐楹牵牛花
1920年秋天,齐白石在好友齐如山的引荐下去拜访梅兰芳。这一年梅兰芳仅26岁,但他早已是红遍海内外的名伶。可以说,此时的梅兰芳已是梅兰芳,可齐白石还不是后来的齐白石。齐白石还正处在艺术变法的苦苦摸索中,其知名度还远远不够。梅兰芳在书房“辍玉轩”热情接待了来宾,并亲自铺纸研墨向齐白石请教草虫的画法。齐白石精心画了许多草虫,还把作画的心得讲给梅兰芳。为了答谢比他年长30多岁的白石先生的指教,梅兰芳即兴演唱了一段自己的代表曲目《贵妃醉酒》。
这次来访,齐白石可谓收获不小:一是结识了梅兰芳;再就是在梅家,齐白石见到了百余种牵牛花,并始画牵牛花,逐渐使之成为了自己的代表性题材之一。
梅兰芳也曾在自己画的《牵牛花》上题款,描述自家养牵牛花的情景:“庭中多植盆景牵牛,绚烂可观。”如此多的牵牛花品种,齐白石以前见所未见,自此之后,他就常到梅家来观赏、写生,与梅兰芳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一次,齐白石画牵牛花,把花朵画得像小碗一般大,并且在上面题句道:“百本牵牛花碗大,三年无梦到梅家。”碰巧这幅画被名画家姚华看到,姚华认为齐白石是糊涂乱抹没有根据。齐白石便把姚华拉到梅家,当姚华看到梅家的牵牛花的确长得如碗口大小后,非常惭愧,更加佩服齐白石在艺术上的认真态度。
为了感谢梅兰芳,齐白石还特意画了一幅牵牛花送给梅兰芳,他在画上题道:“畹华仁弟,尝种牵牛花数百本,余画此赠之,其趣味较所种者何如?”
是啊,白石老人笔下的牵牛花到底怎样?我们就结合这幅画看一看。
白石老人先用侧锋抹出叶子,用中锋写出枝条及花托。再用曙红加胭脂在花托上方横涂一笔。这一笔两端略弯,中间略肥,画出花的侧面。然后,在横笔上方自上向下并排侧抹三四笔,构成花口。再用淡色将花冠与花托接上,形成完整花朵。最后再添上小蔓和数个花蕾。整幅作品最引人眼目的是图中的无数条藤蔓,虽是图画,却是草书、篆书笔法,笔走龙蛇,条条带劲。
这幅画另一个特征就是用色。红艳绝伦的牵牛花,仿佛沾了一夜的甘露,迎着朝阳,娇艳动人。红的真红,绿的真绿,色彩浓艳,充满生命的活力。白石老人虽然大胆使用如此浓重的颜色,但他绝不是简单地堆砌色彩,而是也像用墨一样,分出阴阳向背和层次,用色彩去表现牵牛花的内在精神。
在人们的眼中牵牛花具有什么精神呢?这当然是仁者见仁,我喜欢宋代诗人汪应长写的《牵牛花》诗。他是这样写的:“ 叶细枝柔独立难,谁人抬起傍阑干。一朝引上檐楹去,不许时人眼下看。”意思是说牵牛花最初叶细枝柔难以独立,但是一旦成长后爬上屋檐冲上云霄,便令世人再也不敢轻视小瞧。这首诗提升了牵牛花的高度,赋予了它积极的意义。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透过白石老人笔下的牵牛花,分明能感受到活泼开朗的个性和一股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
寥寥几笔写春牛
《春牛图》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常见的图案,因其寓意着对丰收的希望和幸福的憧憬,以及对风调雨顺的祈求,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被视为吉祥的题材而长盛不衰,为人们喜闻乐见。
白石老人非常喜欢画牛,也是画牛的高手,因为他从小就放牛,对牛的习性和外貌非常熟悉,所以他能简洁而又传神地画出牛的神态来。《春牛图》即是白石老人画牛题材的代表作,他独创的背后画牛法已成为经典。
这幅作品白石老人使用了极简的笔墨,可谓简之又简,不能再简。从背后画牛,用淡墨没骨法,只用四笔就完成了牛身和牛腿,然后添上牛头和牛角。这里用重墨只画了一只犄角,表现出了牛扭头朝边上看的动作。最后用重墨画上尾巴,事先在尾巴处已经提前留好了一条空白线,这样既显得尾巴突出,又使牛屁股呈现立体感。一只活灵活现的耕牛只用了七笔,这种画法古今少见。
接着,又用简单的几笔画出了田野和条条垂下的柳丝。飘逸柔韧的线条从上而下,贯通全篇,仿佛让人感受到了阵阵吹拂的春风,好一派悠然闲适的早春田园佳景。画景手法亦简,这是为了与画牛相对应。
人们常说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指的就是这种画吧。
一虫一物皆匠心
几年前,我在拍场上举下了这幅画,这也是我在厚厚的一大本图录中精挑细选的结果。因为这只大葫芦金灿灿的,甚是喜人,取到画后我便把它挂在了门厅显眼的位置。
这幅画尺寸不大,只有0.5平方尺,从以往的出版物中可以推断,这幅画是四开册页中的一开,是当年画给胡佩衡的,后来,分开释出,散落民间了。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这幅画就陆陆续续出版过无数次,还曾经被用作齐白石作品集的封面,可见,作品的轻重与尺寸无关,这幅小画足以能代表白石老人的艺术。
齐白石的绘画经历了从简到繁再到简的过程。他从最初的效仿八大、石涛,再到借鉴吴昌硕变法成自己的风格,最后从极其灿烂繁密中走了出来,形成明快、爽朗的面貌。白石老人晚年作品的简,不是简单,而是笔简意不简,是大道至简。他的这类作品基本上都只画一虫一物,一鸟一花,但都别具匠心,趣味盎然。
在《葫芦秋虫》中,白石老人只用几笔就抹出了一个落在地上的硕大葫芦,葫芦尾巴上画柄的一笔,用淡墨中锋写出,起笔收笔时都稍微停顿,表现出了柄的两端有节。画蚂蚱采用相对工细的手法,非常传神。几只脚紧紧地抓住葫芦,以免滑落。大腿上的针刺每一点都坚硬锋利。这幅画最精彩的当属蚂蚱的两只触角,侧锋两笔,似乎真的能让人感到触角在一上一下不停地挥动。蚂蚱警觉的神态刻画得相当逼真,好像随时就要跃起飞走。
一幅小画,如此简单,白石老人仅用寥寥几笔就把大自然中精彩的一瞬描绘了下来,并且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引人入胜。这样的效果是与老人常年的细致观察和精湛的笔墨技巧分不开的。
北京日报 吕立新 供图 江西美术出版社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