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郑板桥曾说:“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供天下之安享之人也。”他笔下的竹,是思想和人品的化身,挺劲弧直,具有一种孤傲,刚正,倔强不驯之气。既涵括了他所向往的精神能量,也承载了他“泽加于民”的抱负。
《十笏茅斋竹石图》局部
古代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景致大都离不开梅、兰、竹、菊“四君子”,既能寄予抒怀之志,又能显现自我的品行情操,暗含着理想化的人生图景,优雅而惬意。
从王维墨竹画的开创到文同的写实塑造再到苏轼的大力弘扬,墨竹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郑板桥时,墨竹画的发展可谓抵达了巅峰。
他不但提倡师承自然又高于自然,还提炼出著名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三段论”理念。
《十笏茅斋竹石图》局部
人生在世,唯真不可辜负
美好的东西常常在恶劣的环境中诞生,当孕育的怪笋在郑板桥心里发了芽,成长为一株弯扭的“怪竹”,才能让他将满腔的悲愤宣泄在书画中的艺术中,并开拓了一条属于他个人独特风格的辉煌历程。
郑板桥是一位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和诗人,世人都闻其人之“怪”,略带活佛济公的气息,癫狂而幽默的“怪”、酸辣却真诚的“怪”。这份“怪”被世人总结为——画得怪、文章怪、性情怪、行为怪,这或多或少与板桥的生平经历有关。
《十笏茅斋竹石图》局部
郑板桥的祖、父都是清寒的读书人,在他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十分拮据。三岁丧母,十四岁又失继母,中年在扬州靠卖画为养家糊口,且与徐夫人所生的儿子又离世,后娶饶氏所生之子也因病离世,可谓悲惨至极。
而在科举的道路上也是举步维艰。尽管成为过“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然而考中了进士,却一直未被授予官职,也仅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后来因为闹饥荒私自开仓赈灾,惹怒大官,便告老还乡。
此后,命运坎坷的郑板桥毅然决然的回到扬州重操卖画“旧业”直至终老。
《竹石兰蕙图》局部
因为没了俸禄,郑板桥开始当起了职业画家。虽卖字画为生,却给自己定了“三不卖”的规矩:达官贵人不卖;钱够花时不卖;老子不高兴不喜欢不卖。
明明举世闻名,其画身价不菲,他却独创画价的《润格》,甚至被评为是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他不像历来文人画家那样犹豫扭捏,既然已经迈进市场,索性直接了当,大大方方的按价钱卖画。
他为自己的画明码标价: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长达百余字的“广告”, 满纸言钱,以为郑燮是个贪财贪利之人,而谁想过却是这样的“怪”反衬了他的“真”。
《竹石兰蕙图》局部
郑板桥的一生,几乎无竹不居,深得苏轼所言之“食可无肉,居不能无竹”的真谛。他笔下的竹,不仅仅是一枝竹,更是一种人品的象征,一种低调的意向。
他的书法、绘画、诗文更是旷世独立,不仅有一套他自己坚守的艺术理论见解,新颖独特,更是各类作品中表现出他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他的书法综合草隶篆楷四体,再加入兰竹笔意,写来大小不一,歪斜不整,自称“六分半书;绘画独创写意,着意趣味。他自谓应有“真气、真趣、真意;诗文去陈旧套语,暗喻志节。因此,他的艺术作品虽以“怪”出名,却经典不朽。
《竹石兰蕙图》局部
学不泥古,自成一家
郑板桥一生中最爱兰、竹、石,并将它们称作知己,他不同于文人雅士赏玩笔墨,躲避现实的消极姿态,而是心系百姓,对世俗社会黑暗现状深入洞察,在坎坷的仕途中,将人生态度在绘画上反映为一种“入世”情怀。
郑板桥非常推崇苏轼、石涛、文同等人的墨竹,认为他们都有自己表达竹气节的各自风格,但他不会临摹古法,一味的盲目崇拜,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中锻造自己的风格,强调个性和多元化。
《墨竹图》局部
他所绘的墨竹直接以墨笔挥洒,笔法圆浑而不失劲秀,奔放而不流于狂纵。且大都是笔法瘦挺,墨色浓重,淋漓流畅,画面透出清瘦潇洒的意趣。
如《墨竹图》,布局变化无端、各行其态,竹节少而纤细,竹叶稀疏有致,整体布局看去凌乱却突显茂盛,中间聚拢而四周不空。落款错落于竹子的间隙中,与画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晃眼一看,以为是画中之石隐于竹后,为画面增添了许多小情小调。而枝与叶所使用的浓墨点节法使整个画面更加劲秀、富有生机。
《墨竹图》局部
另外,在表现画面的气韵生动上,郑板桥特别注意书与画的融合贯通,诗、书、画和印结合,以显示出画面独特的灵动性。
如《兰竹图》,巨大的倾斜峭壁占画幅一边,有拔地顶天、横空出世之势。壁岩以皴染间施的笔法运筹,空白见平整,峰峻显倔巍,用笔用墨都恰到好处。
峭壁上有数丛幽兰和几株箭竹,同根并蒂,相参而生,在碧空中迎风摇弋。兰竹用焦墨挥毫,乱中求正,密中见疏,表现出欣欣向荣又独傲萧爽、清静秀逸的风格。
《兰竹图》局部
上有题画诗:“饮牛四长兄,其劲如竹,其清如兰,其坚如石,行辈中无此人也。屡索予画,未有应之。乾隆五年九秋过予寓斋,回检家中旧幅奉赠。竹无干,兰叶偏,石势仄。恐不足当君子之意,他日当做好幅赎过耳”。
郑板桥以兰竹的自然特性比拟人的秉性情操,字里行间,包含着对友人的深情。
《兰竹图》局部
整幅画面,既是绝妙的书法再现,也是将书画相映成趣的综合艺术,统一的诗情画意,给人以综合的完美的艺术享受。
郑板桥将书与画巧妙的融合成一体,诗书画相互贯穿搭配,形成他个人想达到“形神兼备”的独特风格,这与他特有的“六分半书”与画呼应。因此也就有了“未画以前,不立一格,既画以后,不留一格”。
《兰竹图》局部
结语:
郑板桥还总结出很多实践创作经验,比如“画竹三部曲”,从“眼中有竹”到“胸中存竹”,最后到画竹的第三阶段,也是最高境界“胸无存竹”。
他认为创作中不要被“眼中有竹”、“胸中之竹”所限制,一旦绘画作品中的题材被限制,则很容易变成仅对客观事物的简单还原或再现,那样的作品是最低级的阶段,不能成为优秀的作品。
绘画者只有给创作对象赋予了新的审美观念,作品才会充满灵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再造过程,更是自然美向艺术美高度融合的艺术升华过程。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