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字法,无固定刻板之公式,况且行书变化多姿,不能单从某一个字去探究,还须与行法,章法结合起来。
任何一字,绝不能死守某家某帖的写法一成不变,而是根据行法和章法的要求进行变通,不管该字如何笔画繁简,形体大小,或收或放,或动或静,或纵或横,或虚或实,悉能随心变化,如意处理,并且符合美的法则。
做到这些,须从如下几方面努力:
一、一个中心多临帖
以一种碑帖为中心,多读多临名碑法帖真迹,把优美的字形广积于胸,这是从感性方面去追求。
作为名碑法贴,其大多数的字应该是较为完美的,堪作典范的。通过精心研读,认真临习,心摹手仿,长期磨炼,就能日积月累地在头脑中打下各类字形的烙印,达到“预想字形”,“意在笔先”的境地。
中国汉字有很多不同的字而同一形格者(如:团、圆、国、困、围;问、间、闻、闷、闲等),往往能触类旁通,以一知万。
二、两种方法三部曲
解决字法问题,要善用“移影法”去临习,所谓“移影法”,简言之,就是在临习动笔前不急于着墨,先对要临的字,通过认真的欣赏、观察理解,把整个字的外轮廓(字的意态、形势)和内结构(笔画疏密分布)都稔熟于心,直至闭起眼,字在脑中;张开眼,字在纸面,即把影子移到纸上,然后以这个“影子”“引领,运用已经掌握的笔法用笔把这个“影子”描摹出来,像速写作者把动态描绘一样。眼、心、手相互配合,力求“三到”。
也就是古人所谓:“先得于心然后应于手”、“意在笔前”的方法。这对于有一定水平的书法学习者,尤为必要,因为他们如果再用“九宫格”、“米字格”一类办法去解决字法,就等于结茧自缚了。如果认为这个“移影法”太虚或太深,倘若不易掌握,则可辅之以“仿拟法”,即用铅笔把自己观察所得的影子先写在纸上。
如若水平关系,未得其形,则可以范本作标准,用铅笔改正,然后再用毛笔按改正了的铅笔稿填临(填临时还可进一步调整校正),这样就适用于水平较低者把字形写准。由此经过追摹、修改、填临三步曲,故称它为“三次法” 。
三、增强美学多修养
解决字法问题,还要增强美学修养,培养审美能力。这就是从理性方面去认识和处理字的结构。
因为任何美妙的字形,都合乎美学法则或物理法则,这些法则用之于书法,亦有道理。
如果我们具备美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就能敏锐地在各家各派的碑帖中,善于发现其美之所在,就具有广泛吸收美之精华的能力,具备较强的鉴别和赏识能力,用以权衡精华与糟粕,就能有灼见地去汲取美好的字态,塑造理想的字形,摒弃粗劣的字形,特别是对那些结构难安排的字,善能处理得当。
相反,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就会精粗优劣不分,人云亦云,甚至把别人的糟粕误作精华去汲收,形成俗气或习气。所以只有眼高,才能带动手高,自己脑中有美好高格的典范,才能用执笔的手去追求以至成型于纸上。这方面的工夫似乎很玄虚,被一般初学者所忽视,但善学者确可从中得到重要启发。
四、分门别类通规律
解决字法问题,还要系统掌握偏旁结构。
这就是对临习的碑帖作一番偏旁归类整理的工作,即将全字帖的同偏旁或形格的字,通过摹或临,把它排在一起,搞成一本自用的按偏旁部首分类的字帖。
从中可以分析、研习,可以看出在同偏旁的大类中,因字的笔画繁简或匠心所在,作出多种不同的结合方式,从中体会出结字的规律。
五、以虚写实促提高
解决字法问题还有以虚写实的办法。就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不便于开笔的情况下,随时随地进行临习。
有两种情况:
一是可用现场工具(如树枝、竹条等)在地上临习字体,以巩固字法;
二是手中无笔时,用手指在身体上或空中默写,以虚写实,这就是“手中无笔,心中有笔”法促进字法记忆。这种方法可解决字形状态及草写时的笔顺问题。日常多做这些工夫,到执笔书写的时候,字形结构就会浮现在眼前,听候遣笔书写了。
六、笔力惊艳有神韵
谈了笔法和字法问题之后,扼要提一下力感和气韵的问题。写字具有力感和气韵,这是技法上的进一步要求,也是功力加深的表现。力感有多方面,大致为刚劲之力、柔韧之力两类,都统一要求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即古人所谓的“笔力惊绝”。
唯具有这样质感的线条,才有立体感,圆润而生动。通过书法,把静止的字写活了就具有气韵,即所谓神采为上,得其神韵和意境,这是书法学习的最高追求。美感的线条,加上结字成势,顾盼呼应,虚实映带,构成线的节奏旋律,才能给抽象的字,赋予艺术感染力,进而流露书写者的神思和灵感,创造艺术的意境,让观者为之神往,百赏不厌!
熟习了上述各法,便能如意随心地创作出各种有传统法度,而又体态优美的字样,这将对处理好行法和章法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也大大增强自创能力。
素材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