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在练习行书楷书中,是有一些相似的结构规律的。毕竟行书的收放也都是以楷书为基础的。
比如伸缩法。
如果遇到两竖的情况,大多是左边缩,右边伸的。 两横或者三横的情况,也是“短-长”或者“长-短-长”来排列。 三横等长的情况比较少。
比如耳刀旁,在右边的情况下,拉长比较好看。 无论耳刀在结构的上部,中部,下部,竖拉长都应超过左边。
如果耳刀在左边,多是“缩”的,或者左右等高,这个大家可以多看一些,体会一下。
还有就是楷书中,欧楷和颜楷最大的区别就是“内缩”和“外拓”, 这就是所谓的“向背”。
什么是向呢?
(),如这个括号一样,就是向。比如颜体字形。
)(,如这个括号一样,就是背,比如欧体字。
这个在楷书中,是两种风格,不宜穿插,但是水平高者可以中和。
在米芾的苕溪帖中,是有表现的。 同样的外框,可处理成内缩,也可处理成外拓。 米芾晚年行书更是变化于无迹可寻,非常漂亮。
左右结构的字,一般都有一边笔画多,一边笔画少的问题。
笔画少的字要想再整体结构上,让单字取得平正的效果, 就应该稍高一些, 如同书包一样的感觉。 虽然少,但是因为高,还要占一般结果,所以显得很重, 就是这个道理。 这是视觉上的“势能”带来的平衡感。
上下结构一般都是单个主笔。 可分天覆,地载。 上边有长主笔,下边就应该缩一些,如“可”“夏” 下边有主笔,上边就不能喧宾夺主,如“上”“三” 主笔在中间如“崇”“萦”,那就主笔的上下都应该缩一下。
这个结构的技巧,无论楷书还是行书,都是实用的。 因为这是结构上的视觉效果。
古人常用自然景观比喻书法,可能很多人觉得不妥,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些视觉效果其实就是来自我们生活当中,只不过通过书法表现出来而已。
所以临帖的必要性就是掌握这些结构规律。 多临不如多思考,思考通了,才能变通。
以上都是一些小技巧,如果对大家有帮助可以点一下关注。
历史上有很多大书法家,通过改变结构的形态,过着点画的意趣,来表现自己的风格。
比如这两个字,都是黄庭坚的字。
第一个是“南”的草书,正经写的话,最后一竖应该是垂直的,但是黄庭坚处理了一下,给改成斜的了。 当然,这不是黄庭坚的首创,而是张旭早在古诗四帖中就有如此写法。 究其根本,是张芝的草书,用笔字势飞动,才有的这种姿态。
第二个“作”注意看“乍”的两点,非常有意思,是向下垂的,跟树枝上长了果子一样,有一种向下拉的势态。 “则”则是通过最后一竖的向一方斜拉长,而表现出字势。 这些都是通过改变“笔画”来表现结构的变化。
经常有一些字的结构,很有意思。 上边是歪的,下边是正的。 如同挺 拔的身躯,长了一个歪脑袋。 比如“台”的宝盖以上就是歪的,以下就是正的。 “寺”“还”“岂”“贯”等字 都是上边歪,下边正。 这是通过改变半边的字势,来使字形更具动感。
这中字,也比较有意思, 处理成“扇形结构”。 这样的整体字形,也更符合我们的审美观。
再有就是这种,左下角向左偏的。
右下角向右偏的。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一个字的形态是可以多种变化的,可以上奇下正,但是上正下奇就很奇怪,不好看。
因为“根正”才是符合审美观的。 如果一棵树苗,从根就长歪了,肯定很难看。 如果从半腰长歪,没准还别具一番风味, 就是这个道理。
汉字是象形字,所以字形结构改变的好,我们“下意识”能感觉到“似曾相识”。
增加动感个美感的方法很多,但是大书法家们一般都是有固定的几种处理方式,并不会太杂。 所以我们临帖创作的时候,着重学习理解,然后尝试去用,相信会有不错的“美感”。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