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北京 吴冠中 上海 专访 书画 黄金时代
 
  主页 > 书画研究 >
 

以经典美术作品引领时代创作

时间:2025-03-14 14:41 来源:中国美术报 作者:消息 点击:

《中国美术报》第391期 美术新闻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文艺界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共商国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这展现了代表委员们认真履职的使命意识,他们通过实际行动和深度思考,共同探寻中国文艺的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如何以优秀的美术作品,展现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一直是广大美术工作者努力探索的方向。

在文艺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的道路上,要有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才能铸就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高峰。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必经之路,这也就要求艺术家们深入研究经典美术作品,从中汲取营养,用经典引领创作。

近期,中国国家画院连续入藏了蒋兆和先生、刘开渠先生、丰子恺先生的代表作品。这些经典美术作品的捐赠,既展现了这些大师的后人们对优良家风的传承,又让大师们的作品找到了归宿,纳入了国家收藏,得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并且随着后续的系统性研究、展览,也将更加显现其学术价值。

作为国家级的美术创作与研究机构,中国国家画院肩负着代表性、示范性和导向性的使命职责,通过对经典美术作品的收藏、研究、推广,不仅可以促进本院艺术家专业能力的提升,更对全国的美术创作起到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相信随着中国国家画院收藏的不断丰富、研究的不断深入、成果的不断推出,这种引领示范效应将不断增强,进而更加优化当下的艺术创作生态,让经典美术作品真正在新时代依然熠熠生辉。

此外,近期“稽古振今——第八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临摹展”,以及“传移模写——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临摹教学作品展”的相继推出,也将美术经典引领时代创作的话题持续引向深入。这两个展览虽然在杭州和北京两地分别展出,但都聚焦于“师古人”和“传移模写”古法,通过艺术创作上的古今对话,以古鉴今、以今承古,进而古为今用,揭示中国画发展传承的核心命题。

正所谓“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以前人为师、以经典为师,是中华文化发展至今绵延不绝且高峰迭出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优秀艺术家都高度重视对前人经典之作的深入研究,从“与古为徒”到“青藤门下走狗”,从古代书画大家的拟古之作到众多近现代名家纷纷到敦煌汲取养分,这都充分例证了前人经典之作的艺术魅力是跨越时空的。

通过对经典美术作品的研习,可以传承其技艺、匠心,提升自身品位、品格,师法经典美术作品,是得其形、传其意,看前人是如何“师古人”“师造化”,如何从自然万象中得其精神而后化为笔端,也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点,不仅是在中国书画领域如此,在美术创作的各个领域同样如此;不仅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西方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样可以为我所用。

但需要注意的一个误区,就是警惕走进因循守旧的藩篱,避免用他人之法成他人面貌,所以还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最终创作出属于创作者自己的优秀作品、属于这个时代的经典之作。所以美术工作者在深耕传统之外,还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另一个源泉。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有着越来越多的创作手段、材料,可供美术工作者选择,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手段和表达可能。

作为美术工作者,在承袭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只有立足现实生活,才能把握时代脉搏、感受时代温度、聆听时代强音,才能真正让经典美术作品入眼、入手、入心,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者系《中国美术报》副总编辑)

编辑 | 闫 君

制作 | 闫天蒙

校对 | 蔡培新

初审 | 李振伟

复审 | 马子雷

终审 | 金 新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中国画收藏小知识 下一篇:楷书写的呆板?不妨学学“张黑女”
   
  特别推荐
楷书写的呆板?不妨学学“张黑女”
以经典美术作品引领时代创作
中国画收藏小知识
书法有秘诀吗?
篆隶楷草显蛇韵
行书基本笔画的写法
历代山水画中的绘画技法
浅谈中国画:笔墨是中国艺术精神的终极载体
虎啸山林:王寅之虎画艺术评析《王者福瑞》作
沉浸在画家的清澈笔墨中,感受清透花鸟的魅力
 
  本月热点
日本知名动漫家的人气排名
凌霜飘逸,历代名家笔下的菊
真实与真情:画家韩安民作品欣赏
百万名画拍卖后竟销毁! 被隐藏
“印象派”的世界 您懂么?
震撼到你了么?全国四大书画造假
中国天价写实油画,大开眼界!
写实美女油画
犁春居书画琐谈
中国画新潮和中西文化交融大背景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