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说“有价无市”的古玩行业,导致一些人真的以为收藏“玩完了”,东西都卖不掉!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解,所谓“有价无市”,针对的是那些存在于民间的很多珍贵古董文物,因为没有官方的“解禁”,没有鉴定标准的“开放”,导致得不到确真、确权的有效认可,这是个长期的博弈,但并不代表所有藏品都无法出手了。
想要做好以藏养藏,由普到精,必须先玩好小品种,千万别小看它们,这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认识几位藏友,如今赶上风口,专心经营微拍、闲鱼、交流会,一两年时间的收益,比过去20多年的收益都高!
民间藏家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富翁物质上的乞丐”,只有精神物质双丰收,才能维持这条漫长的收藏道路......
第一种:钱币
十几年前,地摊上百来块钱随便买的咸丰宝泉当五十,如今稍微品相好一点都要三四千,极美品甚至过万。隆庆通宝几年前还在千元左右的时候,我还不太感兴趣,到了3000元左右我又觉得这炒得太夸张,如今极美品也过万了,我不想买了,丢不起那人......
同样,银元中的造总、宣三、北洋34年等,以前还在小几千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银元的上限也就这样了,谁曾想PCGS进入中国,让大家明白原来竖立一个“行业标准”有多么重要。同样的品种,达到XF45分就能卖到好几万,造总甚至一度冲到10万以上。
钱币在近两年之所以这么火,就是因为评级公司带来的“标准化运营”,让资本炒作有了噱头,让泉友收藏有了方向,也让热钱不断进入形成全面暴涨。可以说,现在只要是大开门的好品相钱币,尤其是入盒拿到高分的,很容易就能出手。不知道什么时候,其他古玩品种也能和钱币学学,弄个“权威标准”出来,出错了官方还能赔付,问题是谁敢呢?
第二种:细路瓷
很多藏家要么在珍贵官窑得不到认可的泥潭里不可自拔,要么在破瓷片老普残的小圈子里自娱自乐,却不知道有一部分玩家,靠细路瓷实现了财富自由!
细路瓷就是民窑精品,之所以在近些年异军突起,不断暴涨,就是因为市场出现空档期,官窑拍卖会上太贵,民间就算淘到也很难得到认证,老普又看不上,细路瓷刚好满足中端玩家的需求。
也就10年前,嘉庆道光时期的青花小“喜”字将军罐不过在千元左右,如今带点小残都要大几千上万,全品要两三万!明末清初的青花莲仔罐,是向高端进军的入门品种,10年前只要五六千左右,如今没个10万元根本淘不到!
晚清官窑、康熙青花、道光细粉还有民国精品等等,只要是大开门的好品,全都晋升为数万到十几万的高价,而且这些传世品种市面上还能捡到漏,只要眼力足不愁没市场,甚至残品都有人抢着要。玩好细路瓷也大有可为。
第三种:古籍善本
以前,学者文人才会对古籍善本感兴趣,毕竟浩瀚如烟的传统文化学起来太耗费时间,纸张保存起来也非常困难,所以一直不温不火。但现在的资本炒作时代,一大批投资客进入此行,以炒作赚钱为目的,相应的古籍善本鉴定起来难度不是特别高,以明清为主流的善本价格暴涨,连带着民国古籍都涨了不少。
在孔夫子网上,一本七五品的百成书局1932年出版的《中国近世史纲》,都要1680元起,要知道十几年前100块都很难卖。一本七品的清代武学杂书,出版年代不详都能卖到2000元。一本光绪十三年七品的《甄松年栏纲网集*命理学古籍经典》能卖到30万!
要是明代的内府刻本或者孤本,那更是天价。六五品嘉靖三十五年出版的孤本《释氏源流》直接卖到120万!当然,品相差一分价格跌十分,虽说古籍容易辨认,但造假做旧的赝品也能让新手吃到大苦头,所以想玩好古籍善本,没那么多废话,刻苦研读吧。
第四种:红木家具
在王世襄等收藏大咖的带领下,中国的红木家具成为全世界的“硬通货”,明式家具都成了拍卖会上的天价,这个暂且不表,我们就说日常一线中能淘到的好东西。
一件保存完整的上品清代苏作红木八仙桌,五六年前才卖大几千元,如今不花个5万以上根本买不到。同样的桌椅、梳妆台、案牍等清代民国的大件,都从几百元涨到数千数万元,哪怕是残品修补都有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红木更是市场广阔。中国人从东南亚、非洲等地方大量进口原材料,一套花梨、酸枝等材质的珍贵家具,几十万到数百万也不再话下。玩古的靠眼力,玩当代的主要还是靠资源人脉,如何选择主要还是看自身实力了。
第五种:各类杂项
鼻烟壶、铜器、玉器、牙雕角雕、紫砂壶、文玩手串等等,杂项市场一直拥有稳定的玩家群体,随着直播、微拍、二手平台的兴起,它们正焕发出第二春,只要藏品开门,品相优质,不存在卖不掉的情况。
很多人一直纠结在“天价国宝”的范畴里出不来,却不知道那些从底层玩家逐步升级到一代大藏家的人,基本都是从“地摊”发家的。练好眼力、积累资本、以藏养藏,玩到一定程度,“重器”自然而然的就会到来。
别看不上这些品种,它们正成为如今古玩行业的主力军,从商业角度来说,只有大众化程度高,容易炒作的精品才能保持高效的升值曲线。天价国宝固然贵,但毕竟小众,只有极少数人才玩得起。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