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收藏 专访 上海 收藏,书法,绘画 黄金时代 草书诗卷
 
  主页 > 投资热点 >
 

收藏有道:眼力、藏家、玩家、行家

时间:2021-10-19 10:53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点击:

捡漏或吃药,根本上是眼力的问题。

收藏有个眼力修炼的过程。

多数情况下,眼力与钱袋厚薄并无直接关系。

不是说,钱越多,越敢买东西,钱少就不敢买。

敢不敢买,买多少钱的货和眼力的高低是成正比的。

遇到过有些喜欢收藏的豪们,始终停留在几万的货,不是买不起,而是眼力始终停留在那个阶段。

许多玩久了眼力也没什么长进,也没时间长进。

那是什么促成他们开始收藏高价位的精品呢?

信任,对卖家的信任。

有了信任就敢花钱了。

北京古玩城每年都有个别商家做上亿买卖的新闻。

并不是说有多少顾客累积的营业额,往往就是一个客人买的。

他获得了这个金主的信任。

许多做假货的比做老货的赚钱,为什么呢?

做假货的是靠嘴说,更容易博取信任,容易做到“大生意”,打一枪换个地。

而做老货的通常都是抱着靠货说话的思维,自己不怎么说,看的懂就买,看不懂就别买。

这是卖给有眼力的人,卖给资深藏家。

多数赚不着大钱,但赚的心安。

行情不好,也饿不死,店面几十年都在那。

为什么都喜欢去苏富比、佳士得买东西?也是信任。

300年的企业,业界口碑好,假货少。

自然广受初藏者喜欢,贵也认。

买贵总比买假好。

传承也是信任背书,传承有序,货品真假基本就有了保障,争抢的人自然就多了。

至于是谁传下来,怎么传下来的,这些只是宣传的外衣。

许多金主举牌时并不真正关心这个,越多人说好,他越敢放心买。

豪们买的首先是放心。

懂行的人买的自然是器物本身,好的传承能加分,但不会本末倒置。

货普,即便是再好的传承,一样不买单。

古往今来,能盖棺定论的鉴定大家均出自行里,概莫能外。为什么呢?

简单的逻辑学问题。

他们以此为生,吃这口饭的。

左手进,右手出。

一生要过眼无数古物,真金白银的进出。容不得半点失误。

往往买错一件大货,可能好多年都爬不起来,甚至,倾家荡产,从此挂牌歇业。

最后,这条路上能善始终而颐养天年的行家不会剩下多少。

必定个个都是传奇,一双火眼金睛全是一辈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下操练出来的。

但凡一点骄躁与自负就可能栽大跟头。

他们会比普通的藏家或系统内的专家付出更多的心血去学习。

教训深,眼力提高也会更快。

当然,进这个圈还要有学习的悟性,要不再多钱、再勤奋也白搭,没多久就出局了。

收藏圈有句老话“眼力是要靠钱砸出来的”。

补充一句:还得砸心痛了才行。

如果你有1000万,买错一件3万的货,和你只有2万,借了1万,买错一件3万的货。

这种催人奋进的学习感受是不同的。

所以,不是有钱就能砸出眼力,没买痛了,进步是不扎实的。

这就是我也不相信不买货的人能修炼出多好眼力的道理。

这些年频频出现在大众传媒上的部分专家,的露怯丑闻频频发生,伤人伤己。

眼力

靠着一些所谓的头衔,就出来乱写鉴定报告。

赚足了鉴定费,损的却是官家的公信力。

当然,系统内不是没有能人,但不多,且低调。

总体来说,理论知识强,实战经验还是较行家欠缺。

规则不让他们买货,仅有的薪水也不足以让他们实战。

行家、玩家、藏家:一个比一个幸运

藏家,在满足自己的喜好同时,向这个行业输入了资金。

但没有几个藏家天生有闲,能无时不刻浸润在这一行。

研究和赏玩古物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不得不说这是一门奢侈的爱好,必须具备雄厚的财力。

藏家们在追求赏玩古物的过程中获得文化上的滋养。

对于器物的新老,不会也无需去做主要研究。

聪明的藏家往往会把这个责任丢给他信任的经纪人(行家),他们也没想成为鉴定专家。

哪有这么多时间,毕竟还有其他工作要做,除非是退休以后了。

前一段时间,在北大塞克勒博物馆的“闲事与雅器”展览就是很好的收藏案例。

藏品主人麦溥泰先生是位成功的香港企业家,忙碌企业的同时,喜欢宋瓷几十年。

他的收藏大多经纪人的协助,与经纪人的配合成熟且规范,这在国内是不多见的。

来至

这些年,国内参与艺术品交易的买家多数还是奔着钱去的,奔着保值、升值的资产配置去。

只有很少的豪们是奔着文化收藏去的。

国内许多藏家喜欢自己买东西,一是靠谱的经纪人不好找,二是大环境下的信用不稳,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这有个发展与成熟的过程,社会在进步,文明在回归,总是会好起来的。

另一方面,国内真正喜欢收藏且又有雄厚实力的人太少。

多半都是有钱,附庸风雅,玩玩而已。

或是打着收藏的幌子干点别的,另有算计。

中国在50年内估计也出不了一个玫茵堂。

玫茵堂主人是瑞士人,收藏系统且规范。

这辈人完不成的事,下辈人接着做,堪称中国古陶瓷收藏的经典教科书。

如果你现在也想做这事,不晚,只是没有超越的可能性。

有钱也没用,好货都让人先囤了。

这是远见与眼界问题,时代给的,认命。

玫茵堂也不是不卖东西,可别人出一件鸡缸杯,你就得花2.8亿才买的走。

玫茵堂的收藏正是仰仗经纪人仇焱之和埃斯肯纳齐等老一辈知名古董商的鼎力相助,而且是近乎一辈子的相助才得以成功。

成熟的经纪人不仅要有眼力,还要有眼光。

要比藏家看的更远,这个要求本身就比较高。

目前国内能做到的行家很少。

所以,很多买家自己买。

典型的例子:买封面和封底的刘益谦。

刘益谦是聪明的艺术品购买者,早年在拍卖会上,他特别青睐拍卖图录的封面与封底。

一方面,能做封面和封底的器物都是本场拍卖的好东西,要不也不会上封,值得买。

另一方面,估计是出于安全考虑。

你拍卖公司总不至于把假货放封面吧,那是砸牌子、损声誉的事。

这也许就是那个阶段出于无奈而想出的聪明购买方法。

但凡有个可信的经纪团队,也不会用这个办法,这得多花好多钱。

刘益谦在中国不是最有钱的,但他两口子是最舍得在艺术品上花钱的。

在国内还有一些这样的富豪,但绝对数量并不多。

较国内现有富豪的比例,相对数量就更少了。

等醒过来想玩的时候,必定又是高价接盘。

先觉的这批富豪们,不管是出于喜欢还是投资,

但他们的每一次出价都直接而有力的推动着中国古代艺术品的前行。

我理解的玩家和藏家是两个概念。

成为一个玩家比成为一个藏家容易的多,因为条件更宽松,玩家以“玩”为旨,图的是乐。

今天买明天也可以卖,高兴就买,不高兴就不卖,给再多钱也不卖。

让你有钱也买不着,急死你。

没别的,就是看你不爽不给你。

这就是玩家,喜欢就买点,不强求系统收藏。

而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藏家,却有着近乎苛刻的条件。

不仅要喜欢,而且要有钱,二者缺一不可。

关键是有体系的收藏,买完后还要能留住,一点点攒。

有时不见得多喜欢,但为了凑个品种,也会买。

为了等件货,会惦记好多年,耐得住寂寞。

最关键的是要遇对人,这是买对藏品的捷径。

很多想成为藏家的收藏爱好者都牺牲在了收藏圈的边缘。

能进入到正道收藏的藏家都是幸运的。

多数“藏家”就没这么走运了,还没走入正道,就被买死了。

这种现象很普遍,大多数刚开始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热爱收藏,也有很强的购买实力,可歧途总是越走越远。

许多人钱都烧干了,岁数也大了,到现在还没醒过来。

这还不是最坏的结果,起码得了个乐呵。

最悲惨的是人生都要走到尽头了才醒悟过来,连赚钱的时间都没了。

其实有些所谓的“国宝帮”或多或少都知道自己的收藏是怎么回事。

只是被骗已久,醒悟时已所剩无多,没了退路。

无法给亲友、家庭一个交代。

于是被迫继续骗下去,骗自己、骗亲友、骗他人,苟且剩余的人生。

类似的案例很多,都是啼笑皆非的收藏,举不胜举。

古玩行就有这个特性,很多品类的新老标准全靠目鉴、嘴说。

这就给兜售假货的人很大的回旋余地。

这是一个圈子问题。

卖假货的基本都活跃在收藏圈的外围,专候初藏者。

这帮人很厉害,巧舌如簧,粘性很强。

不管你多有钱多睿智,但凡一点虚荣心被抓住,一点骄傲心被利用,就把你坑死没商量。

结果导致很多兴趣收藏的人要么“死”在这片沙滩上,要么知难而退。

真正能躲过这轮炮火进入到玩真货内圈的人少之又少,成了幸运儿。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投资:古董家具的价值在哪?一文了解古董家具市场前景 下一篇:热点前瞻:鸿蒙概念+网络安全+汽车配件+油气开采
   
  特别推荐
安徽铜元精品极多,碰到了就是漏
帝王之木—小叶紫檀的收藏价值如何
光伏硅料产业分析:“拥硅为王”再现,平价时
精品宋瓷一定越来越贵,市场已经给出了信号
拍卖行为何不收民间藏品?真正的原因在这里..
玉石利益链,谁赚的钱最多?
钧窑瓷器艺术价值
投资中国文物艺术品收藏:开始进入新的企业时
艺术品市场将全面复苏。2022年,投资将达到顶
哪个文化时期的古玉勒子的收藏价值比较高
 
  本月热点
潘天寿字画价格走势
画家、画廊、拍卖?书画价格究竟
史前动物头骨化石——远古留下来
紫砂艺术,投资收藏两相宜
2021年军政府造四川铜币真实成交
e租宝最新消息 投资人维权 专项
从古至今,有什么能够保持不贬值
台企力推“艺术品+金融+互联网”
重磅题材金银币在交通银行开约
书画投资必备四大能力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