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版画作品亮相时间较晚。上世纪90年代,国内几乎看不到名家版画作品,这主要是藏家对版画的价值认识不够。
走红国际拍坛
在国际上,名家版画却走红拍卖市场,如毕加索的版画作品在国际拍坛上一再创出天价。1973年毕加索逝世时,其作品《裸女》在华盛顿拍出100万美元天价。他的其他名画如《镜前的姑娘》、《梦》等,在欧洲拍卖市场上则以数1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2004年,毕加索的版画《节俭的一餐》又以62.12万英镑成交,刷新了版画拍卖的新纪录。相反,国内直到步入21世纪后,市场上才陆续出现版画作品。
国内奋起直追
2002年,中国嘉德春拍推出了一件明末清初八色套印木刻版画《绘像三国志》,最后以49.6万元成交,创出了历年古籍版画单册拍卖的最高纪录。
近几年,版画作品陆续在国内拍卖会上露面。2003年北京中国书店春拍中,1962年创作的木刻《玉带桥》,经来自北京大学的两位意大利留学生与众多藏家争夺,最终被中文名为“翰珊堂”的英裔荷兰人海德堡先生以1.98万元拍得。正是这位“翰珊堂”先生,在国内拍卖会上屡屡出手,买走了许多版画精品。同年,广州嘉德率先举办了国内第一个版画专场———“1940-2003中国版画典集”,荟萃60位版画家的近两百件作品,涵盖了木版、石版、铜版等多个版种,最终取得了134.2万元的成交额和55%的成交率。
早期版画潜力大
此后,诸多拍卖公司纷纷加大对版画的投入,藏家们也更加关注版画的市场价值。2006年5月,在广州嘉德夏季拍卖会上,有“版画的拓荒者”之称的当代名家的《西递村系列》版画,以19.2万元的价格成交。同年,《西递村系列》版画全套在北京翰海估价60—80万元,结果吸引了不少买家踊跃竞拍,最终以101.2万元成交,创出当时国内版画市场的第一高价。
而在北京华辰拍卖会上,的《周恩来总理》木板和的《刘志丹与赤卫军》分别以17.6万元和11万元成交。这些佳绩的诞生,再次吸引了广大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目光,使得“艺术北京”———2006大型当代艺术博览会上的版画销量相当不错,成交量明显放大。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国内藏家对版画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国内市场对版画的需求正在逐步提升,特别是近几年,名家版画有启动的迹象。对此,笔者建议多关注早期版画,因为这些版画往往能代表一个时代,因而这类作品投资价值更高、潜力更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