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和讯网
嘉德周末拍卖会加上更名后的嘉德四季拍卖会共举办了99期,期间也曾遭遇到多次书画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但它却从未间断,而且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发展和提升,这和周末拍卖会以及嘉德四季拍卖代表的市场形态有很大的关系,它的消费人群代表了中国书画最普遍最坚实的收藏群体,这部分市场的整体起伏反映了最真实的交易行情。从嘉德周末拍卖会以及嘉德四季多年来的发展也可以看出,中国书画消费和收藏市场保持单行线状的持续发展壮大,中国书画的依然有着坚实的收藏和爱好者,只要这部分在扩大,我们就有足够的信心面对未来。
周末拍卖从零开始
中国书画进入到拍卖领域的历史不过十五、六年,而于1993年成立的中国嘉德公司几乎见证了中国书画拍卖的发生与发展。1993年嘉德公司探索性的开辟了嘉德四季拍卖会的前身——嘉德周末拍卖会,自此到拍卖会竞买一件价廉物美的艺术品,成为书画爱好者们光临古玩市场和文物商店之外,又一种新兴而时髦的淘货方式。
1993年中国嘉德拍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4年3月举行了第一场春季拍卖会,至今春秋大拍至今已经延续了15年。刚刚确立春秋大拍概念不久,时任嘉德拍卖公司董事长(现为泰康人寿董事长)的陈东升也在思考着定期举行小拍来作为大拍的补充。
1994年底,一个契机出现在陈东升以及现任嘉德副总经理寇勤的面前。当时北京市法院罚没了一批东西,法院找到嘉德公司,希望能够将这批东西公开拍卖。陈东升和寇勤觉得这批东西放在一年两季的大拍不太合适,于是就开设了嘉德周末拍卖会。当时嘉德公司也并没有对它作过多的规划,只是想通过这么一个渠道,团结更多的爱好者。刚开始没有所谓的图录,只是一张复印纸印着拍品的名字,嘉德的员工们甚至发动自己家属来帮忙。但就是这样一个拍卖会,15年来一直延续下来从未中断,加上更名后的嘉德四季拍卖会至今已经举办了99期。
大名家的小品,小名家的精品
最初的嘉德周末拍卖会每月一期,每次拍卖只有几十件东西,每期十几万的成交额。但这十几件东西吸引很多人来竞买。大拍上的东西动辄都是十几万,脱离大众的圈子,周末拍卖会每件东西都不贵,工薪阶层都能在其中买到喜爱的东西,许多爱好到潘家园淘小玩意儿的人都参与进来,乐此不疲,正是这些人群使得周末拍卖会的人气日增。
嘉德周末拍卖进行了几场之后,嘉德公司给予嘉德周末拍卖一个明确的定位 “大名家的小品,小名家的精品”。1994年到2003年长达10年的时间里,周末拍卖会也一直遵从这样的原则组织拍品。每次拍卖有150-200件作品上拍,每件拍品平均约3,000-5,000元的价格,每次成交总额80-100万之间,每年的成交总额在千万左右。其中在2000年,嘉德四季的小拍有了一个阶段性的发展,上拍数量一直在持续增加,从之前的一两百件,到后来2000年每场拍卖达到600-700件的规模。当时整个拍卖行业业绩平平的情况下(中国嘉德春秋大拍也就是每场5,000万左右的成交额),嘉德的周末拍卖会在10年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名家收藏撑起周末拍卖品牌
嘉德周末拍卖会的名声和影响力的逐步扩大,保证了送拍的货源不断。其中两处重要藏品成为上拍重头戏。一家是在上海曾被称为“南浔四象” 之首的“刘家”,是当时上海金融业的领头家族,富可敌国。现在喜爱书画的朋友都知道有一个著名的“湖涵”上款即是出自其家藏。刘湖涵生于1891年,卒于1974年,名安溥,字湖涵,他是刘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后人。嘉德周末拍卖很幸运地得到了“刘家”持续不断的藏品,每次出现在拍卖场中都受到很大关注,吸引了当时全国各地的人来到周末拍卖会上,也使得周末拍卖会的名声日起。
嘉德公司也曾很意外的得到北京一家出版社的旧藏,这家出版社领导在收藏方面眼光独具,文革之前收集了大量的藏品,主要是以书画为主的,其藏品目前来看也是非常难得的。接下来几年,嘉德周末拍卖依靠这一家的货源,保证了每次周末拍卖会里面都有大概三十件左右很吸引人的东西,使周末拍卖会的逐渐形成一个有特色的品牌。
回流拍品成为拍卖重头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嘉德公司主要是以北京的货源为主,随着业务拓展,上海以及香港、台湾地区都偶有藏家送作品来北京参拍。2000以后嘉德周末拍卖部将征集业务正式拓展到全国各地,最初是在上海发现宝库,一次能从上海拿回来三四百件拍品。慢慢地,广州、香港、台湾地区,直到新加坡、日本,连欧美也纳入征集范围。周末拍卖会逐渐把全世界范围内的中国书画作品纳入到拍品中来。
嘉德公司是较早的到日本征集作品的公司。从2002年开始,一些日本的卖家开始通过经纪人开始把一些作品送到北京来拍卖。2003年春,嘉德公司尝试去日本收集一些拍品,在日本找到了一件品相很好的吴昌硕的《花卉十二条屏》,后来这件作品在中国嘉德2004年春拍中以1650万元创造了当时的天价,至今还保持着吴昌硕作品拍卖的最高价。由此,日本卖家确立了对大陆市场的信心,主动把精品送到北京来拍卖。这个契机使得嘉德周末拍卖会拥有了众多从日本回流过来的作品,成为周末拍卖会以及后来的嘉德四季拍卖的重头戏。如今的嘉德四季的拍品有50%左右都是从海外征集来的。
借“后非典”行情提升
随着拍品日渐增多,征集作品范围扩大,嘉德周末拍卖一月一次的周期显得很紧张,于是在2001年(待确认),周末拍卖会改为两月一次,规模扩大了许多。200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书画迎来“后非典”行情之时,嘉德周末拍卖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交额上了一个台阶。十几年中,嘉德周末拍卖会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2000年之前,嘉德周末拍卖的全年总成交额(书画及其它门类算在一起,下同)维持在2000万以下,全年上拍的件数不少过5000件,平均每件作品在3,000-4,000元之间;2001-2003年的三年间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年的成交总额都在3,000万左右,上拍的件数维持在6000件左右,而平均每件作品的成交价在5,000元上下;2004年之后得到了突破性的飞跃,全年仅书画作品总成交额就一举达到了1.3亿多元,平均每件书画作品价格平均达到了1.65万元。在嘉德周末拍卖会攀上新的台阶之后,它也光荣完成了它的使命,截至2004年,嘉德周末拍卖会持续了11年,举行了83期的拍卖。从2005年开始,“嘉德周末拍卖会”正式更名为“嘉德四季拍卖会”,改为每年举行四次,开始了它新的征程。与此同时,持续十年的定位“大名家的小品,小名家的精品”也开始有所改变,嘉德四季拍卖开始上拍一些名家精品。在2005年3月嘉德四季第一期拍卖中,陆俨少为其母祝寿的作品《瑞雪启春图》成交价达到了198万元,在当时创造了陆俨少作品的高价。
嘉德四季拍卖至今已经持续了4年时间,在原有周末拍卖会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共举办了16期(共计15场,因十五和十六期并为一场)的拍卖,书画部分成交总额达到11.51多亿元,上拍了书画作品22876件,平均每件作品平均达到了5万元,成为一个饶有特色、富有人气的拍卖品牌。
中低端书画收藏拥有坚实的人群
嘉德周末拍卖会加上更名后的嘉德四季拍卖会共举办了99期,期间也曾遭遇到多次书画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但它却从未间断,而且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发展和提升,这和周末拍卖会以及嘉德四季拍卖代表的市场形态有很大的关系。2006年中国书画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很多大型书画拍卖会的成绩都遭受了很大的滑坡,但是嘉德四季拍卖会却依然是人气不减,没有出现大的波动。2008年上半年是近年来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一个阶段高峰,6月份的嘉德四季第十四期拍卖的书画部分取得了1.12亿的成交总额,成为嘉德四季包括它的前身嘉德周末拍卖会书画部分的最好成绩。2008年下半年,全球遭受金融危机的侵袭,金融危机的悲观情绪已经蔓延到艺术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品交易,各大拍卖行成交额纷纷缩水,但四季拍卖依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第十五、十六期(奥运会的原因,嘉德四季的第十五期拍卖停拍了一次,与12月的第十六期一起拍卖)拍卖结果出来后,全部书画作品的成交额接近1.118亿,与上半年的第十四期拍卖基本持平,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嘉德四季拍卖会的拍品定位于中低端的艺术消费品,而这部分的消费人群大多有着多年的收藏经验和积淀,是不容易动摇的,代表了中国书画最普遍最坚实的收藏群体。另一个方面,金融市场进入艺术市场注资炒作时,多数会选择高尖端艺术品,而中低端艺术品因为可炒作幅度不大,难以进入其视野。当金融危机来临之时,中低端的艺术品消费收藏市场受到的影响反而比较小。因此这部分市场的整体起伏反映了最真实的交易行情。
从嘉德周末拍卖会以及嘉德四季多年来的发展也可以看出,中国艺术消费和收藏市场在这十几年当中的发展壮大,而从在书画处于调整阶段的嘉德四季书画拍卖的表现来看,中国书画依然有着坚实的收藏和爱好者,只要这部分在扩大,我们就有足够的信心面对未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