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商报
赵无极《14-3-59》成交价:2082万港元
在刚刚落槌的香港佳士得“亚洲当代艺术与中国二十世纪艺术”夜间拍卖上,之前备受关注的赵无极作品《02-01-65》、《14-3-59》均拍出了2082万港元的高价。作为此次香港佳士得春拍拍品的一大亮点,这两幅赵无极创作高峰时期的作品深深地吸引着众藏家的眼球,它们的高价成交也再度向世人彰显着大师的市场号召力。
别样创作别样风采
作为国际级艺术大师,赵无极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一直都居于领先地位,而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当属大师创作高峰时期的作品。比如,创作于该时期的作品《Hommage Tou-Fou》,就曾在2008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以4546万港元成交,成为当年最昂贵的华人艺术家绘画作品之一。而在不久前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创作于高峰时期的另一作品《4-4-1959》,也以2080万港元的身价成交。
赵无极创作高峰期一般是指1955年至上世纪60年代,在这个时期,艺术家创作了“甲骨文系列”作品以及“抽象风景”等。对于艺术家来说,这也是他创作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折期,按赵无极的自述,是“绘画一个阶段的结束,或更正确地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新阶段的开始”。有如开天辟地般,画家超脱了过去对风景、器物的叙述意趣,以不同的眼光去观察万物和创作,以宇宙自然、生命大气、时间嬗变为他的创作主题,开始描绘各种看不见的东西。同时糅合了中国山水画、甲骨文、书法、铭文、雕刻等抽象线条及表现元素。
这一时期的创作,无论艺术成就还是产量都十分丰硕。赵无极很多珍贵的、为知名美术馆永久收藏的、极富代表意义的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该时期作品有一部分也被艺术家本人收藏,其他的都在当时被著名美术馆和机构购入,成为永久珍藏。前面提及的《14-3-59》及《02-01-65》两幅作品,就是该时期不多见能在市场上流通的作品。
市场抗跌力一流
自2008年以来,艺术品市场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不少艺术家作品都出现了缩水情况。但是,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赵无极,他的作品却并不受太大影响。
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师创作高峰时期的作品在金融危机前的身价一般都在千万元左右。如《16.4.59》就以740万港元成交;而1956年创作的《京戏》也已有706万港元的身价。在2009年秋拍中,《17.4.64》作品成交额高达近3817万港元;作品《19-11-59》以3034万港元高价成交。今年香港佳士得推出的《02-01-65》、《14-3-59》,也均拍出了2082万港元的高价,由此可见大师作品的抗跌性。
艺术市场上的硬通货
赵无极的作品得到充分认知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一些画廊开始注意赵无极的作品。90年代后期,赵无极作品开始频频现身拍卖市场,而且不时地书写和刷新成交记录。
目前赵无极作品的最高成交价者是创作于1956年的《Hommage Tou-Fou》,身价高达4546万港元。这件多次出版著录并参展的作品,堪为艺术家高峰时期的力作,摘得头筹也是情理之中的。此外,大师其他时期创作的佳作也成了市场上热捧的对象。如1985年创作的《June-October 85》,是一件尺幅巨大的作品,极好地展现了中国传统书画的磅礴气势,不愧为大师的巅峰之作。该作品在2005年时,以1804万港元的高价易主。再如1978年创作的《10-3-78》,在2010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也创造了1522万港元的佳绩。
值得一提的是,在内地拍卖市场上,赵无极的作品还属稀罕物,不像香港拍场那样,每季都是常客。不过,近两年这一状况有所改观,而且也屡屡有不俗的表现。像2008年现身北京保利拍场的《1.12.81》,就在藏家的争夺中,取得了1097.6万元的战绩;而艺术家创作于2001年至2002年的《31.08.2001-09.09.2002》作品,在翰海拍场上以705.6万元的高价成交,让人瞩目。由此可见,赵无极堪为艺术市场上的蓝筹股,其后市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