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义的《大批判·万宝路》
瞿广慈的《杀熊》
匡时国际作为汶川大地震后首家如期开槌的拍卖公司,人气和买气明显受到了大地震的影响。当走进5月22日开槌的“油画专场”和“影像雕塑专场”,人气比预想的要冷清得多,与震前开槌的嘉德的火爆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尽管很多都是匡时国际费尽心机征集来的精品力作,最终却没能以最佳的方式找到归宿。
名家力作遭到冷遇
油画专场最为引人瞩目的就是王广义于1992年创作的《大批判·万宝路》,这件作品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不容置疑。曾获1992年首届广州三年展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最高奖——文献奖,是王广义大批判系列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中里程碑式的巨制。估价就达到了900万-1,500万人民币,匡时国际油雕部经理尤永在拍前接受采访时,曾预计这件作品的成交价可能会到1,500万-1,800万。为此,匡时国际还为此拍品特制了红色竞拍号牌,也可见匡时国际对这件拍品的重视程度。这件作品也在众多期待中开槌,800万起拍,许久才有人应价,现场已能感受到买家的谨慎。拍卖师也在台上不断的重复着作品的重要性,但买家的竞争却并不激烈。850万、900万、950万、980万,价位在慢慢的上升,却上升得很谨慎。许久未见在国内拍场亲自举过牌的林松却对这件作品充满兴趣,林松举到980万后,委托席上的电话退出争夺,《大批判·万宝路》被林松收入囊中,980万成为最终落槌价。加上佣金,10,97.6万的成交价成为全场最高价。
获得首届广州三年展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学术奖的周春芽的《黑色的线条·红色的人体》也是匡时国际此次重点推出的拍品,竞价过程也没有预想的激烈,最终以略高于最高估价的319万成交。而紧随其后的周春芽1991年创作的《黑色的石头·黑色的马》却没有这么幸运。或许是估价过高的原因,估价达到280万-380万,最终遭遇流拍。同样估价过高的陈逸飞的《音乐家系列·吹竖笛的女子》(估计为580万-880万),从480万叫到680万后便无人问津,最后也遭遇流拍。而陈逸飞的另一幅小作《弹奏吉他的女子》被神秘买家8033号买走,以313万的价格,成为全场第三高价。
雕塑、摄影,冰火两重天
或许是因为买家吃了匡时国际提供的汉堡,进入雕塑专场后,买气明显回升,众路买家积极竞价,时常显露出油画专场少有的“志在必得”的心态,时不时掀起竞价小高潮。尽管今年匡时国际没有如往年拍出雕塑天价,但雕塑专场总共上拍49件,仅有9件流标,成交率高达82%。
作为全场最高价的瞿广慈的《杀熊》,以58万起拍,8033号买家与1166号买家相继加价,很快攀升到65万,最终被8033号以73.9万的成交价收入囊中。竞价过程最为激烈的莫过于隋建国的代表作品《掷铁饼者》,30万起拍,先后经过30余次加价,最终也以73.9万被8033号收入囊中。这件作品备受买家钟爱,8033号和1166号竞价踊跃,志在必得,来回加价不加思考,中间程昕东还加入进来,但举出48万后便退出了争夺。其他雕塑作品,也都有人追捧,甚至可以说,买家很难在五次竞价之内拿到心爱的雕塑。
紧接着雕塑的摄影专场,却是冰火两重天。尽管第一件拍品郎静山的《望岳》以3.136万的价格成交,开了个好头。但紧随其后的却是8件拍品相继流拍,其中不乏精品。如在一级市场上就备受追捧的翁乃强的《1966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和崔岫闻、郎静山、洪磊等人的代表作。全场上拍29件,仅有11件成交,其中5件是被现场买家买走,其余6件皆为委托席买走。全场成交价最高的拍品是张大力的《拆》和翁奋的《看海》,皆为17.92万元。联想起第一轮春拍中,中国嘉德、北京华辰和北京成轩的影像专场的拍卖结果,不免想到,摄影市场的兴起,还需要时间。 文/宋继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