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1825-1905)是19世纪中后期法国学院派的代表人物,生前集多种荣耀于一身,死后却多受诋毁,艺术地位急剧下降,甚至被从19世纪欧洲美术史上剔除。直到1984年巴黎大皇宫举办了布格罗大型回顾展,其娴熟的技巧和唯美的画面为法国乃至全世界所震惊。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段被人为遮蔽的历史,开始客观研究布格罗和其他学院派画家留给人类的艺术宝藏。


布格罗1825年出生于法国比斯开湾小城拉罗歇尔。 布格罗先在波尔多的艺术学校半工半读两年,学习绘画。1850年得法国国家艺术奖学金罗马大奖。布格罗游历了意大利的许多城市,模拟古代及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作品,后曾在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及朱利安美术学院做教授。1854年,他回到巴黎,先后获得多项官方大奖,声誉和影响力如日中天。在1876年当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在布格罗的画作里,女性的形象非常恬美,有妇女,仙女和农村姑娘等人物,其环境多为乡间丛林,宁逸静瑟。


布格罗的绘画恪守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传统艺术,他崇尚拉斐尔,深受拉斐尔笔下柔美女性形象的影响,同时研究安格尔对线条的运用,承袭了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主义,创作出了无数精彩、唯美、典雅的艺术作品。


布格罗一生坚持传统的唯美主义的学院派风格,打击压制后起的印象派画家。他的作品以高度完整、技法全面和擅长表现多愁善感的题材为特征。在人物造型的处理上,为了追求高度的优美,理想化的境界,布格罗舍弃技法创新,维护官方正统的艺术,排斥其他艺术流派。后来的批评家指责布格罗为保守的画家。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