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守护人”易烊千玺
导言:一大波密密麻麻的弹幕攻占你看《国家宝藏》的屏幕了吗?回想下,易烊千玺到访上海博物馆时,便引起了观展量猛增。这周《国家宝藏》第七期,上海博物馆在近102万件馆藏文物中推荐的3件国宝是:大克鼎、商鞅方升与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并由易烊千玺、黄磊、那英分别担任国宝守护人,与国宝“共享记忆”。
上海博物馆
[“秦始皇”黄磊:延续商鞅方升的计量标准]
提到商鞅方升,便会想到“商鞅变法”,它是目前为止见证商鞅变法“废井田、重农桑、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改革的唯一实物例证。而作为战国时秦国标准计量器,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商鞅方升
此件方升是商鞅任“大良造”时所颁发的标准量器,200毫升的容积是商鞅统一度量衡所规定的标准“1 升”。小小器物中,包含了两段铭文,讲述了两个不同时期跨度100多年的两个事件,而这跨度期间,正好是战国群雄到天下归一的这段历史。
商鞅方升侧面铭文(第一段铭文)
第一段铭文:“十八年,齐遣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
商鞅方升侧面铭文(第二段铭文)
第二段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据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讲解,第一段铭文是公元前344年,战国时秦国国君秦孝公期间,大致内容是关于商鞅变法和统一度量衡。而第二段铭文是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这时期的秦始皇已经兼并天下,并已称“始皇”,却仍以商鞅所规定的制度和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
“秦始皇”黄磊
在“前世传奇”剧场中,黄磊并没有选择以商鞅方升作为主要剧情,而是以战国末期燕国琴师高渐离为引入。一句“是谁将变法进行到底”而指明,商鞅方升实行后的百年间,大秦子民尽遵统一法度,执法守法,整个国家齐心协力执行改革全国的决心,才有了后来车同轨、书同文,中华民族真正意义上的大统一。
所以,方升虽小,背后却是秦国延续百年的强国之计。
[“朱克柔”那英:志要缂出与众不同的《莲塘乳鸭图》]
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
《莲塘乳鸭图》是南宋朱克柔的传世之作。朱刚,字克柔,女,华亭县(今上海松江)人,她以缂丝作品著名。此幅作品使用缂丝工艺,幅式巨大。彩色纬线缂织细密,通经回纬,丝丝缕缕皆匀称适宜、分明,在现存宋代缂丝画作传世作品中属上乘之作。
“缂”是动词,在画面不同彩色的交替之处,以及纹路的边界都有雕琢镂刻的效果,这就是缂丝之名的由来。画作采用“通经断纬”工艺,无论是正面还是背面,都能看到盛开的莲花拥抱一池春水,图中的景象的鸭子、乳鸭、白鹭甚至浮于水面的昆虫都是成双成对,蕴育着相濡以沫的美好寓意。
“朱刚(朱克柔)”那英
“前世传奇”剧场中,那英扮演的朱刚(朱克柔)的毕生所愿是要以作品“动天下人之心”。她作品中色彩雅丽,线条精谨,具有春夏池塘的自然生趣,俨然院体风格。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介绍,这件缂丝作品问世,至少离不开两个社会背景,首先与当时已相当成熟缂丝的造制工艺有关;第二,跟当时社会消费和审美的导向分不开,“当时的社会在追求一种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
这件作品对光线和保存环境要求极高,能从南宋完好地留存至今,很有可能是在作品刚完成就被装裱,并且当时和后来的历代收藏者都对它的保存环境做了防潮、防霉变和防虫害等处理。
但,仔细观察会发现,作品中翠鸟、燕子和蜻蜓都是单独一只,据专家们推测,珍藏在上海博物馆的这件作品并非是一件完整的缂丝作品,很可能是从原件上裁剪下来的部分。
[易烊千玺讲述以“礼”治国:两次出土的大克鼎]
大克鼎
大克鼎出自西周晚期,周代时在祭祀中用鼎盛放牛羊猪肉作为祭祀品,渐而鼎成为了国家重器,也成为了王权、统治权的象征。
大克鼎在清光绪年间陕西扶风县窖藏出土,同时出土的有小克鼎(7个一组的列鼎)、钟等器,现分散在世界各地。
作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大克鼎是青铜转变期的典型代表,清朝末年就跟大盂鼎、毛公鼎并称为“海内三宝”。壁内有290 个字铭文,记录了鼎的主人是一位西周的膳夫(宫廷厨师长),名叫“克”,铭文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克的祖父功绩的追述,二为周王对克赏赐的记载,包括赏赐的礼服及大量土地、人民。
7个一组的列鼎
当时只有诸侯才能享用7个鼎,所以这位名叫克的膳夫,可以确认在当时极受周王重用,是一位权重一时的重臣。而易烊千玺演绎的“前世传奇”中,也述说了克不费一兵一卒,仅凭“一块祭肉”便平定内乱的事迹。
易烊千玺
大克鼎铭文290字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表示,大克鼎的铭文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依据。其中铭文记载的周王对克的赏赐,也为研究西周土地制度及管制,提供了珍贵的一手史料。
而这些铭文书法字迹非常规整有力,在清末受到了很大的推崇,也对后来书法篆刻艺术有所影响。
这件大克鼎曾两次出土,其中需要提到两位重要的人物:潘祖荫与潘达于。
吴湖帆的岳父潘祖荫是清代著名的金石收藏大家,左宗棠得大盂鼎后遂以相赠,以谢其搭救之恩。大克鼎在清光绪年间首次出土后,潘祖荫成为其主人。而大盂鼎、大克鼎这两件周朝时期最大的青铜器齐聚潘府,成为当时京城的一大新闻。
潘达于
战争时期,曾经的大家族门丁凋零,守护大克鼎的重任落在了一位年轻女子的身上,她就是潘达于。潘达于用毕生的经历来完成祖先交给她的唯一一件事,看好这些文物。
抗战时,潘达于请家人和两个木匠师傅帮忙,连夜把克鼎、盂鼎和一批青铜器装箱埋到屋子底下,书画和小件古董三十几箱藏进隔间。苏州城陷后,她家前后闯进7 批日本强盗,一遍遍搜刮,财产什物损失殆尽,除了被埋在地下的这些文物们。抗战胜利后,潘达于把它们藏在一间屋里,用旧家具破杂物覆盖,再将整进房屋钉断,既不住人也不走人,直到解放之后。
潘达于寄出的捐赠信
1951年7月,移居上海的潘达于寄出一封信,表示愿意将大盂鼎和大克鼎捐赠给国家,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褒奖状,这一奖状在潘老卧室里,一挂就是50年。
文化部颁发的褒奖状
1952年,上海博物馆开馆,二鼎如愿入馆。1959 年,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开馆,大盂鼎等125 件珍贵文物应征北上,两件巨鼎自此各镇一方。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