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足底无釉(沙底)部分出现红色的斑块,不论大小、色调或深或浅鉴藏者都称:“火石红”。火石红有的成大片状,有的是小块状、点状、有的发生在器物圈足的釉与裹露的胎之间,形成一条细细的砖红色圈线。
当人们还不知道它形成的机理时,在鉴藏界上就以此现象变化为依据武断地判断元、明、清各朝瓷器的时代归属。有些学者把火石红分析得有眼有睛,什么年代的器物就有,什么年代就没有,各形状如何如何都有各的鉴定理论,论说不一。“瓷器越老火石红越浓”成为一些鉴藏者的经典结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人们的视野更广阔,有机会参观研究国内国外的各博物馆馆藏的中国历代瓷器,可以发现,器物上的火石红现象,在元、明、清和现代瓷器露釉处都有机理生成。
“火石红”并不是某个时代产生在器物上的“专利”,每个时代的瓷器在烧造中,都有可能在无釉处发生。不过,元、明的器物上多些,后清的器物少出现。而当代,人们为了造假,当代的仿古瓷就多有烧出火石红来。
瓷土原本就含有铁元素,如果形成器皿之前淘炼不纯净、器坯含水量的不同、入窑放置的方位不同、匣子是否够严密或透风不同、垫物的不同、掌控的窑况和烧造的窑温不同等等,都会使一些器足底下的沙胎出现或不出现火石红。如鉴定元代的瓷器,据中国收藏界的反映,有的人强调元瓷必须有火石红,又有的人说:元瓷没有火石红。
如果你到过土耳其托普卡帕宫博物馆,伊朗国家博物馆,你就会发现:“元瓷原来有火石红没火石红?跟元朝瓷器真假没关系。元瓷的沙底足,有的有火石红,有的绝对见不着,有的火石红重些,有的淡些。”中国上海许明博士发表于《收藏》杂志第175期的文章:《土尔其、伊朗馆藏元青花考察亲历记》。已经用国外馆藏元瓷沙底有无火石红现象公开向中国鉴藏界说明了,他又说:“朝拜了托普卡帕宫后,我的文章在《收藏》发表,其中有一点是关于火石红的:元代不少青花瓷底部硬是没有火石红!我注意到了,并发表了。从此,关于‘瓷器越老火石红越浓’经典结论烟消云散。”许明博士着的书也很注重火石红问题。经许明博土以实地实物研究观察,已经真实地告诉鉴藏界:有无火石红不能说明瓷器的真与伪、及老与新。
明朝嘉靖年间,官瓷的烧造量很大,官窑自己完不成皇室下达的烧造量,就有“官搭民烧”的制度。把一些烧造任务安排给“官古器”户烧造。
有些名著把嘉靖器的真伪鉴定,用器皿的胎釉交接处是否有没有一圈橙色的火石红,作为一种重要依据判定器物的真伪,这也是偏见。嘉靖朝有四十五年历史,烧窑的批次与数量很大,时间跨度很长。还有“官古器”户代为烧制。因时间长,量又多,窑场也众多,原材料来源肯定多处。遗存器未必全是同一批,或同个窑烧造。
因此嘉靖朝的器物在胎釉交接处一定会有橙色的一圈火石红!未必都有吧?去几处大博物馆,研究过所藏的有嘉靖款的中国嘉靖朝瓷器就会发现,其圈足胎釉交接处有一圈橙黄色火石红的是能找到,但并非个个如是!多数器物足底是散乱片状火石红。部分器物跟本没有火石红。
历代瓷器有火石红,是烧造条件适当时必然出现。但并不是所有瓷器都要有。瓷器上的火石红以什么形状,出现在某个朝代的某一器物上,不可能都有定式。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