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书画 吴冠中 收藏 专访 北京 上海
 
  主页 > 瓷器陶艺 >
 

青花釉里红瓷器,为什么这么贵?

时间:2024-02-18 14:18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点击:

青花釉里红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创造性地将青花和釉里红两种釉下彩工艺相结合而烧成的一个瓷器釉下彩装饰品种。

明、清时期的青花釉里红虽延续生产,但由于它的烧制工艺技术复杂、难度高,所以大部分时期内制作的数量不多,遗存至今的也很少。

为何一件青花釉里红残器

能够拍出不菲的价格高?

一、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

它是以铜为着色剂,在白胎上直接绘制各种图案纹饰,在上面施一层釉,铜在高温还原焰中发出了红色,所以名叫"釉里红" 。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但数量极少,可谓凤毛麟角。

二、青花釉里红传世稀少,保存较为完好的也极难一见。

数千件明洪武年间景德镇的瓷片在挖掘机下出土,其中最为耀眼的就是釉里红。虽然都是残片,但一点也不影响它的珍贵价值。在以往的拍卖场中一旦出现,必定受人瞩目。

2017年12月12日,远在比利时的一个小拍卖行的拍卖会上,出现了一件元青花残器(从未露面过),它有个响亮的名字“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镂空牡丹纹盖罐”,这件虽然被“砍头”,又没盖,又是碎拼,但依旧拍出23,5万欧元,折合人民币180万!

青花釉里红瓷器的

工艺特征与难点

“青花釉里红”是指在瓷胎上以青花和釉里红两种彩料分别绘画纹饰的不同部分,再罩上透明釉后入窑高温还原气氛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这一品种的工艺基础是建立在“青花”和“釉里红”两种釉下彩工艺特点之上的。

“青花”是指用含氧化钴的青料在瓷胎上绘画纹饰,然后罩上透明釉,在1200℃以上的高温还原气氛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

青花釉下彩的工艺优点在于钴料的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窑内气氛对它影响较小,烧成温度范围较宽,呈色稳定。

虽然青花工艺早在唐代河南巩义窑烧制的“唐青花”瓷器上就已开始使用,但其真正的成熟与发展还是在元代景德镇窑实现的。“釉里红”是指以含氧化铜的彩料在瓷胎上绘画纹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入窑在高温还原气氛下烧成的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

以铜做陶瓷釉下彩的着色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长沙铜官窑的釉下褐绿彩瓷的彩饰中。现代科学测试表明,在铜官窑彩瓷中常能见到以褐色彩料或蓝绿色彩料画成的斑点纹和简单的花草纹,这种“褐色彩料是以含铁量高的矿物原料作为色料。

蓝绿彩则是以含氧化铜的矿物原料或炼铜渣料作为色料,加工磨细后配成彩料施于瓷器的四周部位。这种点斑彩在高温下烧成时常常流动,流下的绿色色彩有时局部变成红色,这主要是其中所含的氧化铜被还原着色的缘故。”

元代釉里红

元代烧成的釉里红也是使用含氧化铜的彩料作为着色剂,景德镇称这种彩料为“铜花”。

它是通过加热铜材获得的氧化表层,经仔细研磨后制备而成。这种彩料的“颜色极不稳定,因烧窑的火焰性质不同而出现绿色或青色,以及各种色调的红色乃至闪紫色”。

如用氧化焰烧成时呈青绿色,只有用还原焰烧成时才能呈红色。在还原气氛下,彩料中的氧化铜被还原成了氧分比例少的氧化亚铜,或不含氧的纯铜。

与同为使用氧化铜做着色剂的高温红釉一样,釉里红的红色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是“以纯铜细小粒子呈悬浮状态存在的,铜的微粒直径只有大约为千分之九毫米左右,近似胶体,颜色与普通金属状态时不同”。这种胶体“在极细小时呈黄色,稍大就呈红色,更大些时又呈青色”。

因此,为了能使氧化铜还原成合适的呈红色的纯铜细小胶体,烧窑时对窑内火焰的性质和还原气氛用时的长短的把握就显得十分关键,即在烧窑过程中材料“当还原作用适合时呈红色,过度会使色调发暗。

在用中性焰或氧化焰烧成时呈紫、青、绿色;如未能完全熔融,便呈灰鼠色乃至暗紫色。若熔融过度便褪色成为橙黄色或白色”。

此外铜在800℃以上的有易流动和挥发的特性,在高温烧制过程中会与面釉熔融并通过釉泡溢出体外,因而“现出红色只要少量的铜就够了。当铜的掺和量在0.5%以下时所出的颜色最好”。

所以控制好彩料中铜的含量也十分重要。而烧成温度“对釉里红的显色也有很大影响,温度过高铜全部挥发,温度过低则釉面发濛,红彩不能显现亮红色。

一般温度在1200℃-1250℃左右比较合宜。为了避免铜的挥发,烧成中高温阶段不宜时间过长,故烧窑时窑位的选择也极有关系。”

可见釉里红的制作从彩料的配制到烧窑时火焰的性质,温度的高低,还原气氛的用时,甚至窑位的选择等种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制品能否呈现纯正的红色产生影响。

总之,青花釉里红制作工艺的特点在于烧成时要同时满足“青花”和“釉里红”两种不同彩料烧制工艺的要求,其中釉里红的呈色技术难度很高,且不好把握,因而要想使烧制出两种釉下彩均呈色完美的制品是十分不容易的。

从现有考古和传世材料来看,这种工艺技术发展成熟的历史确实比较漫长,它自元代创烧后,在明代发展缓慢,成功的制品不多。

清康熙时期的青花釉里红工艺有所恢复和发展,发色成功的制品见多。而雍正时期则是这种釉下彩工艺最为成熟稳定的时期,传世的雍正青花釉里红器大多呈色鲜艳稳定。乾隆时期的青花釉里红器,虽然制作较多,但釉里红的显色技术开始退步,到清中晚期则又走向衰落。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粉彩的历史沿革及各时期“粉彩瓷器”的特征 下一篇:元代釉里红瓷器明显特征和鉴定辨别真假方法
   
  特别推荐
元代釉里红瓷器明显特征和鉴定辨别真假方法
青花釉里红瓷器,为什么这么贵?
粉彩的历史沿革及各时期“粉彩瓷器”的特征
雍正“青花”都有哪些特征
宋代汝窑真品如何分辨
汝州张公巷窑、南宋官窑和大峪东沟窑
光绪瓷器又叫“小康熙”
居仁堂瓷器是什么年代
千窑一宝——那抹夺目光辉的珊瑚红
浅谈龙泉青瓷
 
  本月热点
关于钧瓷你不知道的二三事
活瓷杯的功效与作用
浅谈宋瓷中的龙泉窑与景德镇窑
五毒是什么?故宫博物院收藏万历
明万历青花瓷底部特征
舞动汉风—徐州驮篮山汉墓的乐舞
瓷器鉴定秘诀之一-瓷器上的蛤蜊
玩玉款瓷器是什么年代
民国仿郎窑红底足特征
大清同治年制官窑瓷器底款真品图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