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七言诗帖 柯九思
“宋元明清法帖墨迹”乃截玉轩藏品,共收入19人21通手札和诗翰,作者均为官宦、学人、诗家、画家或书家,多是孤品或珍品,在不经意之间,发自心声,文辞优美,个性外溢,别有情趣,各具天籁之美,观之,不啻有解衣得珠,开花见佛之乐。遥想藏家得此时明察毫颖、入书家三昧的眼界,令人赞佩。
截玉轩主姓陈,名佩秋,又名健碧,中州南阳人氏。截玉轩取自唐代诗人李贺的《春坊正字剑子歌》中“神光欲截蓝田玉”之句,剑身显现的光芒,连坚硬无比的玉都能截动。这就是轩主的画室标名的由来。
对这样一个轩名,陈佩秋自己曾向笔者有着这样的解释,说:“别人的斋名是注重风雅,我的这个轩名是硬碰硬的,书画就像截玉,要硬碰硬地下死功夫,我以截玉轩来标榜画室,就是这个意思。”画如其人,字如其人,斋名何尝不是也如其人,都是她的性格的表现。
收藏不只是为了欣赏,更不是为了聚敛财富,而是为了借鉴汲取,是谢陈二氏和其他收藏家所不同的地方。他们的书画受郭忠恕的影响固然是明显的一例,这批手札和诗翰对陈氏的书法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化成了“古人无我”“我无古人”的境界,遂有冰寒于水之奇。这倒有点像米芾从他的“宝晋斋”所藏二王法帖中汲取精神的样子。在他们命运多乖、生活维艰时,购进众人皆曰伪的王晋卿的《烟江叠嶂图》卷,以后又为此屡受折磨,最后还是献给了上海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如果不是他们的眼力而放弃收藏,如此巨迹也就可能成为“广陵散”了。这恰如前人的“薄富贵而厚于书,轻生死而重于画”的收藏精神。
谢稚柳以鉴定为天职,自诩绘画为业余;陈佩秋以绘画为己任,视鉴定为闲情偶寄。她所走的那条漫长的临摹之路,对所涉猎的诸宗流派的来龙去脉,乃至山石的点皴、花瓣树叶、人物衣纹的勾勒,水口描绘等等细微之处,不只是了然于胸,而且都在她的指掌之间。这就为她走向鉴别铺了一条必由之路,对书画鉴定之学豁然大悟,有着吕祖见钟离后的境界。
陈佩秋的鉴别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有着极为细腻的鉴别风格。她那“偶尔露峥嵘”的见解,不是一般鉴别家的随心所欲、信口开河,而是从诸般如此的比较中得之。她看画的条件要比一般人优越得多,但凡有古代画展,她必去看;印刷精美的古画册,她必买来研究,许多画册上都密密麻麻地写着她的见解。她读书之多、诗文功力之深,实为外界所不知,如今也令我刮目相看。她认为书画鉴别和做其他的事情一样,要有钻牛角尖的劲头,不钻牛角尖是做不好的。她鉴别石涛,利用现代电脑对山、树的轮廓线、画山的皴和画茅草房屋顶的皴、画屋、桥、船及帆的用笔,树叶的点、水边的草、水的波纹,都有着极为细致的比较,在比较中判真伪。这大概就是她的“钻牛角尖”的精神。有着这样的艺术追求、艺术眼光及鉴别风格与精神的人,论其收藏,也就不需我辈再来说三道四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