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审美中的“韵”是“韵”和“意”的融合
“形质色纹韵”中的“韵”,是对观赏石审美而言。本文就“韵”作为中国传统美学重要范畴的诞生作简要回顾后,着重于从赏石审美中“韵”的理论探究。
一、“韵”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
“韵”是中国传统美学是重要范畴。范畴高于概念,往往是一个概念系统。“韵”由一个言词的概念到成为范畴经历了由个别到一般的进程。
“韵”始于音乐的鉴赏。“韵”字的大量出现是在魏晋南北朝对人物的评赏品藻之时,韵已超出了音乐之美,用以表达人物个性特征的风姿神貌。常称“体韵”、“风韵”,或谓“性韵”、“道韵”,并多以“清”、“雅”、“淡”、“远”来形容。如《晋书·庚凯传》云,“雅有远韵”。
品藻人物的“韵”又扩展到其它方面。南齐王僧虔以“韵”论书法。“韵”也出现在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之中。
而最为著名的则是与王僧虔同时代的谢赫,他在《古画品录》序中提出的绘画六法,第一便是“气韵生动”。由此,学界认为,“韵”作为重要的美学范畴诞生于魏晋南北朝。
作为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的“韵”,它既保留了音乐之美和以音乐之美来比喻或象征的美学意义,又含有反映事物外在形态个性特征的风姿神貌的美学意义。特别是由“韵”衍生的命题“气韵生动”,成为了我国传统绘画等艺术创作与鉴赏的理想境界。
二、在赏石审美中对“韵”的理论探究
1.赏石审美中的“韵”是“韵”和“意”的融合。赏石审美中的“韵”与自然要素形、质、色、纹分别是奇石形态、质地、色泽、纹理的简称一样,是人文要素“韵意”或“意韵”的简称,亦即是“韵”与“意”的融合。
2.在“形、质、色、纹”与“韵”之间还有一个层面——“象”。形态、质地、色泽、纹理和韵意之间还应有一个中间层面,那就是“象”。“象”是观赏者在对形、质、色、纹个别要素感觉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观赏石整体的全面知觉。
对于图纹石和造型石而言,“象”有平面的图象和立体的塑象之分;对于与具体的物体或物态对照而言,“象”有具象、意象、抽象之别。
3.“韵意”是对“象”的审美发现与创造。关于“韵意”是对“象”的审美发现与创造,从理论探究的角度,可以简示于下:
韵:偏重于观赏石外在的形式美感受——气韵生动者,是也;
意:偏重于观赏者内在的思想与情感——立象以尽意,是也。
先说“气韵生动”。“气”是元气,即宇宙万物的生成之气,也是奇石的图象、塑象所承载的自然之气;“韵”是这图象、塑象特质与个性的风姿神貌。
气韵之所以生动,在于韵既如音乐旋律那样流动变化,又因一气以贯之而统一,体现了变化与统一谐和的规律,或在“变化之中有统一”,或在“统一之中有变化”。
众所周知,观赏石的审美形象是赏析者发现的和创造的,所以可以说是为天造的奇石“立”象、为天地立象;而立象的目的,是要表达、亦即“尽”赏析者自己的“意”念——思想与情感。
奇石的审美形象是以奇石的自然形象为基础的,人赋妙意也是在奇石自然形象的形式美框架之内构建的。奇石本身的“奇”与“美”才是第一性的,审美的发现与创造总是第二性的。
总之,“韵”,即“韵意”或“意韵”并不神秘,它就是对观赏石图象或塑象的美的感受。这种韵意的感受往往是很微妙的,正如陶渊明诗中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而难以言说的美感,更含蓄隽永,余味幽远。
对韵意的发现与感悟,要以象为依托,存续于在赏析时象与韵的互动之中。对于具象之石,在于逼真和如画的统一。“逼真”是指与具体物体或物态越像越好,以乱真为极致。“如画”是指要符合人们的审美理想,有一个以善为美的界定。
一个让人们恶心的东西,在图象或塑象上的逼真是不能让我们感觉到美的。“如画”还在于对审美形象的细节和靓点(石眼)的发掘。
对奇石审美形象的韵与意的发掘,往往还需要在命名、赋文中体现,以反映奇石个性特征的风姿神貌。
命题与赋诗则要在“立象以尽意”的基础上,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王弼所言那样,要“得意而忘象”,要超越奇石本身审美形象的局限,通过联想特别是想象,思及古今,神游万仞,让韵意达到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意境的高度。
——文图源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