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金石篆刻 >
 

“印从书出 ”浅说

时间:2008-01-07 10:2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甲骨文体现了我国最古老写与刻的结合。一八九九年被王懿荣、王襄、孟广慧发现揭示于世,至今整整一百年。在这百年中出现了一批“以笔代刀”书写甲骨文的好手,他们或工稳平正,笔姿秀挺;或飘逸洒脱,雅韵内涵;或劲健爽峭,英气勃发;将契刻的艺术活灵活现地回归到书写的轨道上来,表现了高超的艺术造诣。
    篆刻创作与甲骨文书写正相反,它是将所写印文用刀、石碰撞加以体现。篆刻创作有其很明显的书、刻“双向”性,从书稿到刻制必将注入作者的思想感情,蕴含丰富的字法、章法、刀法技巧。上乘的篆刻作品应该是书法的韵律与用刀技巧的有机结合,它与书法刻匾有很大区别,也不同于简单再现书写痕迹的“碑刻”,顺其自然而不勉强,不显造作之痕,克服单薄、板滞的纯刀法追求,体现内在的精神风貌。当然要将“书意”与“刀意”进行完美结合,实现刀笔相融,克服庸俗、匠气,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经过细心领悟和艰苦的磨炼,多读书提高学识修养;习书法增其骨力,减少江湖之气;练刀法使线条更加丰富灵动,这样才能源于其书,而超越其书。
    吴昌硕大师篆刻沉着浑厚,一方面归于他多年的写篆根底,另一方面注入自家刀法,他能将刀味与笔味完美统一于一体,极大的丰富了线条的表现力,方圆交融,拙巧相生。黄牧甫印的清峻、雅逸、不刻意以刀拟笔,由于他书法造诣极深,印中书法意趣无处不在。王福庵细朱文印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得力于他坚实的铁线篆功底。天津王雪民先生以甲骨文入印,以及他刻边款也用甲骨文书契结合技法,值得后人借鉴和学用。
    虽然篆书并不等于篆刻,但是篆刻与篆书造型的“理”和“心法”的运用是一致的。刀法的独立表现并非篆刻的最终目的,简单的刻而缺少书写的厚度,只能体现出刀痕的脆弱感。王福庵称:“知书善书乃治印之本,若徒见刀石而无笔墨,格终不高。”赵之谦强调:“古印有笔犹有墨,今人但遗刀与石。”说明他们对篆刻中笔墨表现的重视。
    当今有些篆刻作者只刻印而很少写篆书,急于功利,急于性情的表达,草率乖张,任“刀”挥运,不知用刀如用笔,这种浮躁风气若不清除,必然会影响篆刻创作的发展。只有不断继承优秀传统,在甲骨、金文、楚简、秦诏的临写上花费一些功夫,化用到印文中,吐故纳新,才能在篆刻的创作上有新的飞跃。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印章料质知识详解 下一篇:《简谈气质与书法篆刻》
   
  特别推荐
上海孙慰祖篆刻作品
张寒月篆刻作品
白石门下骆石华篆刻作品
方介堪鸟虫篆印欣赏
邓尔疋篆刻作品欣赏
任政篆刻印款欣赏
祝允明落款印鉴八十四图章
乔大壮篆刻作品
程迟生篆刻作品道德经
马衡篆刻作品
 
  本月热点
从赵之谦拍卖1200多万印章的高清
“凤城刀客”张文国金石篆刻
关于秦始皇帝「书同文字」的新知
“印从书出 ”浅说
2018和田玉收藏市场将会有哪些变
中国各省珍稀宝玉石,看看你家都
南京千年麒麟石刻风吹日晒处境忧
闲章不闲
书法篆刻的传统与创新
陶瓷印创作谈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