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黔驴技穷的缘故,又或许是实在没什么品类可供炒作,并用于收割我们这些爱玉之人啦!前些天,某主营“现代和田玉”的公众号,居然连续发了几篇鼓吹“鸡骨白”的文章。
虽然具体的内容参玉并没有看,但仅就我个人对于玉的理解,就难以接受这种荒诞的行为。因为所谓的“鸡骨白”,其实专指一些高古玉,由于自身质地不佳,入土前经过燎葬焚烧,以及埋藏环境恶劣等原因,局部透明度降低,钙化的现象。
与之相似的,其实还有钙化不太充分的“象牙白”现象。具体的质地,类似于我们今天看到的罗甸玉。这些特征在古玉的鉴定之中,自然可以被作为“时间的证据”来加以利用。
但被作为优点,用于炒作当代的新玉,就难免有些“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了。毫无疑问,它们都属于变质腐朽的“浆石”,不仅不值得夸耀宣传,还要作为严重的缺陷,来加以批判。
黑漆古与水银古则是两种沁色,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均为浓重的黑色调。不同在于,后者的受沁表面经常呈现一种银白色的光泽,仿佛镀了一层薄膜一般。
传统上认为,黑漆古就是玉石长年与周边的漆器共处,逐渐吸收了其成份造成的。但就像“血沁”的形成,未必与血液相关一样,黑漆古的形成同样也并不一定与漆器的存在有着必然联系。
现实情况中的黑漆古,多由埋藏环境中的油脂污垢构成,所以其形态,大都与自然界中和田子玉上的污油皮,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而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水银古(或称之为水银沁),是由敛葬中所用的汞,沁入玉石体内才形成的,但以今天的科学观念来看,这一成因的可能性极低。首先,汞呈现黑色,是由于其分布在物体的表面,细腻且过薄,光线的漫反射才造成的。
这就与水银古沁入玉石内部,形成一定厚度的情况不符。再者,我们还可以类比与之现象相似的,青铜器与古钱币上的水银古。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由西汉到新莽时期的青铜制品上,对其成因,目前学界一般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是当时的范铸法使用了一种特殊的“脱模剂”,致使其成品的表面,产生了一层黑底银面的漂亮光泽。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当时所用的青铜原料中存在着少量的硅,青铜器或钱币在埋藏过程中,获得适当的环境,这种成份缓慢的析出,并结晶,才产生了这样的视觉效果。
虽然这两种观点现在还尚无定论,但都与水银的关系不大,值得玉器研究者借鉴。同时,类似的表面金属反光现象,在出土的战汉时期琉璃珠与玻璃制品上也时有发现。
坊间多称之为“返铅”或者“蛤蜊光”,这显然也与汞的存在与否没什么关系。所以横向对比古玉上的“水银古”,也未必与汞的存在有多大的联系。当然,参玉在此只是提出这一问题而已,还没办法给出准确的答案,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转载)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