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和田玉收藏圈内,大家都普遍认为,平日里多给玉石身上涂抹点油脂,没事再多盘磨刷洗一下,就能提高其油润度,逐渐还可以增强其老熟气。
然而“老熟度”却足以被认为是用于评价和田玉质量优劣的众多指标之中,最为玄虚,又最难用语言讲清楚的一个。 针对它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我就不止听闻过三五种论调,其中既有真知卓见,也不乏令人啼笑皆非的内容。
各种奇葩的言论接触多了,我反倒觉得不如返璞归真,尝试以训诂的笨方法,从字面意思着手,寻章摘句地解读这一名词。
“老”可以被理解为一个时间维度的概念,而“熟”则可被理解为与“生”相对立的一种质感。再将这二者与高品质和田子玉生成的过程相结合,就不难得出,“老熟”就是玉石经过漫长的成矿、冰川作用、风化与自然搬运、河水冲击等历程,缓慢“自我融洽”的变化。
所谓“自我融洽”是参玉为此临时创造的一个词汇,可能并不太贴切。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通过长时间的磨合,子玉的白度变得柔和,并与油润度、脂粉感、糯性等指标紧密联系,交融协调的状态。
形象地讲,这一过程与新车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驾驶才能够将各个零部件完美咬合,使其进入最佳的状态相似。到了音响圈,这一过程就叫做“煲机”,而在电脑领域,这一特性则被称之为“兼容性”。如果将之放到一个人的成熟过程中去看,也可以将之形容为“与自己和解了”。
万事通理,和田玉的“老熟”也并没有售卖者宣传的那般玄妙神秘。对其有了较为客观的认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人为的抹油盘刷,能否真正的改善其油润度与老熟气了。
可以肯定,上等油脂的长期覆盖,不仅能够从视觉上提升玉石的滋润感,而且还可能顺着玉石结构较为疏松的位置渗透到其内部,有时甚至还会遮蔽一些裂隙瑕疵。
但这仅是外力作用下的“障眼法”而已,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玉质。而且倘若遇上结构紧密、致密度高的优质子玉,这一招反倒不起作用了。同时,有机的油脂经年累月地沉积到玉石的内部,迟早会氧化为污垢,从而对和田玉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至于人工的盘刷,确实能够让玉石表面更快速地生成包浆,但这对于和田玉内部的影响则微乎其微。因为“老熟”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想要通过施加外力,来人工“催熟”,其最佳效果也就是骗骗涉世未深的外行而已。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