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大,四川雕塑家呼吁业内力量加入此项爱心创作(图据天府早报 摄影方炜)
昨日是“5·12”汶川地震一个月的纪念日,建川博物馆特地推出了题为“震撼——5·12-6·12日记”免费展览。
昨日参加开展仪式的四川雕塑家们还透露,他们将为汶川大地震每一位遇难者塑像,最后组成墙面高三米、长两千米、占地约两百亩的“5·12”汶川大地震雕塑纪念广场。
地震一月祭 手持蜡烛缅怀罹难者
“这是刻骨铭心的一个月!这是贡献爱心、团结奋进的一个月!大家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昨日下午,不少身着素装,胸别绿丝带的民众聚在建川博物馆“红色年代”镜鉴艺术馆前,14点28分,当长啸响起,大家肃立默哀!怀着对汶川大地震罹难者的哀思,怀着对未来的期盼,建川博物馆在“红色年代镜鉴艺术馆”基础建筑举办的题为“震撼——5·12-6·12日记”免费展览正式对外开展了。
满怀哀思,手持白色蜡烛,参观民众依次穿过狭长的通道,步入会场。裸露的水泥、钢筋,加之钢管搭建的护栏,给人强烈的废墟悲壮之感。
4000件地震实物 讲述地震记忆
4000余件地震实物展品、3000余张图片分布在近2000平方米展馆内。温总理总理在灾区指挥救灾时使用过的扩音器、军用地图;停在地震发生时刻的座钟;大量地震废墟中的生活用品……一件件残损的实物勾起了在场每一位参观者的无限哀思。“我最想做的事,就是让所有的灾区群众住进房子里,帮助他们寻找他们需要的东西,帮助他们建好房子,让他们过上舒服的日子……”在昨日展馆里,武警成都支队官兵的368份抗灾感言日志尤为引人注目。据了解,这是他们在汶川县映秀镇执行任务时,利用空余时间以“我最想做的事”为题,写的一份抗震日志。
重塑尊容 为遇难和失踪者逐一塑像
四川省雕塑艺术院院长谭云在开展仪式上宣布,四川雕塑界为5·12汶川大地震每一位遇难者和失踪者塑像的雕塑创作营正式开营。谭云院长表示,截至6月11日12时,遇难和失踪者达到了86662个,雕塑家们将为每一位遇难者和失踪者都创作真人大小的浮雕头像。这八万多个真实肖像最后将组成墙高三米、长二千米、占地约200亩的5·12汶川大地震雕塑纪念广场。
据谭云院长介绍,为罹难者雕像在雕塑史上是举世空前的浩大工程。除了四川雕塑家外,还号召全国的雕塑家共同完成这项创举。谭云还透露,他们将以这个纪念广场为主体,加上表现抗震救灾中感人事件的圆雕组群等作品,整体构成“5·12汶川大地震雕塑纪念园”。
雕像创作需三年时间 每具成本600元以内
在展场内,雕塑家们开始现场创作浮雕头像。每位雕塑家的手边都有一张真人大小的遇难者失踪者的正面肖像照,上面还打印着主人的姓名、籍贯、出生日期、死亡日期。雕塑家们将雕塑专用泥土细心地抹在照片上,然后用双手捏塑出一个和照片大小完全一样的浮雕塑像,其后还要经过多项工序加工。据谭云介绍,经过精密计算,每块铜板真人浮雕头像的制作成本将控制在600元以内,全部完成预计将用两到三年的时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