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你对城市雕塑,在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是怎么认识的?
殷双喜:我个人觉得,城市雕塑的一个作用就是参与这个城市的文化形象、文化空间的创造。它和这个城市的居民,应该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一种互动,帮助居民了解自己的环境,自己的城市。当然这样说比较笼统,但是我们的居民现在除了日常的生活改善、环境改善,还需要有一些画龙点睛的东西,带有一些提醒意味,让大众能够介入、参与的东西。比如现在的雕塑大都还是观赏性的,但是在这次展览上施慧的一件作品——《亭》就是可以让人坐下来休息的。
记者:在这次展览上还有罗小平老师的,可以让人在休息的同时转动罗盘。
殷双喜:对,原来施慧设计的是八件,每一件下有两个座位,可以三五成组的。这样的作品就直接成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但是现在城市的一些公共实施都比较单一化,没有太大的核心。假如说艺术家能够介入到里面,就有可能用城市环境设施的资金来创造既有艺术又实用的一个作品。即使有一些作品也许不能起到一般的城市公共设施作用,但是观众可以通过活动和介入有一种更多的参与感。
记者:您对雕塑市场是怎么看待的?今年6月底的西泠春拍,雕塑专场被很多人看好,说这次雕塑专场是雕塑艺术市场春天到来的一个信号,您是怎么看待的?
殷双喜:我觉得雕塑市场有两大块:一个就是城市公共空间,我们过去称为“城雕”那一块。这一块过去都是工程项目,大家没有觉得它是一个市场,事实上它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另一块就是架上雕塑,对于这块的收藏和拍卖,是处于上升期。至今大家还没有完全意识到雕塑的价值,包括它的收藏、观赏价值。这个跟中国人的居住有关系,就是说中国人的居住环境改善只是近几年的事情。以前一个人只有两三平米,三四平米。现在能做到一个人的平均面积有20—30平米,三口之家100平米,两室一厅的房子就已经不错了。即使这样的空间,稍微大一点雕塑作品还是放不下的。所以进到室内的雕塑只能是小型的,艺术家往往把小型雕塑当作一个艺术创作和探讨的东西,不大考虑去扩展,这也许是过去市场不发达。我觉得未来的雕塑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但也不能太乐观,就雕塑的价格问题,现在还在探讨。就是我们到底希望什么样的阶层,什么样的人来收藏,价格决定了它的走向。我想雕塑不会成为各个家庭,人人都收藏的东西。当然我们要把雕塑的概念扩大一点,其实我们很多人的家里都有雕塑,小型的工艺品也是雕塑。所以,对雕塑的概念可以再扩大一些,只要是三度空间的艺术品,不管是设计,还是什么,都应算是雕塑。
记者:我想请您就当下雕塑艺术和市场的关系给艺术家提个建议。
殷双喜:我觉得中国的雕塑家还是比较幸福的。我认识的雕塑家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各方面都很好,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希望他们还要更多地专注于雕塑本体的艺术研究,至于市场,尤其是价格,不要太往心里去,这个价格的高低不反映艺术质量的高低,它有很多的约束。比如某一类特别受欢迎,某些雕塑和雕塑家,背后强力的支持和运作,我觉得雕塑家的心态要放平和一点。
总的来说,大陆的雕塑环境非常好。我刚刚和香港的雕塑家黎日晃先生交谈过,他就感觉在香港做雕塑家很艰苦。虽然香港的经济很发达,但是香港的雕塑环境并不理想,作为一个雕塑家想要有工作室,有工人,成本是非常高的。
记者:和他们城市的空间有关系?
殷双喜:有关系,就是和这个城市整个的文化、背景有关系。它原来在英国的殖民文化下,更多的是文化输出,它不鼓励本地文化的发展,还是把外面的、西洋的东西都拿到这里来展示。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来,经济发达,艺术不一定发达,关键还是要看整个环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