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绍兴日报
陈半丁(1876~1970),名年,又字静山、静庐,号竹环居士,绍兴柯桥人。由于他有孪生兄弟,故清末艺术大师吴昌硕为其更名“半丁”(另半丁为其胞弟陈易斋)。他六岁丧母,九岁丧父,家境贫寒,由外祖母供其上了三年私塾,后外出当学徒,开始接触笔墨,自言“嗜书画入骨,饥饿犹不顾也”。后由表叔吴隐带往上海,以拓印、刻帖等为生。在上海严信厚家拓《七家印谱》时,有幸与吴昌硕相识,后宿于吴家,随吴学习花卉和篆刻,并协助其整理资料,朝夕相处十年之久,尽得所传。在沪期间,吴缶老常带他到任伯年处补习翎毛、人物画,他又得海派名画家吴谷祥、吴石仙、高邕之、陆廉夫等诸家授以画理和技法,画艺渐入佳境,初步有了自己的风格。
1906年,陈半丁到北京,与中国书画名家萧谦中、陈师曾、齐白石、汤定之、王梦白、王雪涛等交往甚密,被誉为“北方画坛骁将”。新中国成立后,在第二届政协会议上,他与叶恭绰一起提出了“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成立中国画院”的建议,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陈半丁对“反右”、“大跃进”等错误有过尖锐的批评,由此招致康生等人的打击和迫害,于“文革”中含恨离去。
陈半丁擅长花卉、山水,兼及书法、篆刻。写意花卉师承任伯年、吴昌硕,又师法陈淳、徐渭、石涛、李复堂、赵之谦诸家。作品笔墨苍润朴拙,色彩鲜丽、沉着,形象简练、概括。书法以行草见长,兼善摹印,讲求诗书画印的相互作用。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会会长。有《陈半丁画册》、《陈半丁花卉谱》、《当代中国画全集·陈半丁》、《近现代篆刻名家印谱丛书·陈半丁》存世。2004年,在其故乡绍兴柯岩鲁镇景区成立了“陈半丁纪念馆”供后人瞻仰学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