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前一千三百年前, 中國人就已經使用印章, 在春秋戰國之後,由於政治上急遽變化, 印章更因政治權力的憑證用途而大量應用, 後因社會經濟的發展, 亦成為生活連繫與信用憑證的多用功能!
中國的雕刻文字,最早有殷的甲骨文和周的鐘鼎文,接著是秦刻石、漢魏六朝的碑誌、摩崖造像、以及無數鏡銘、瓦當、磚文、陶文等,這些都可以視為廣義的篆刻,另外像雕玉、刻石、鏤竹、銘銅等,不管是文字或圖案,通通是篆刻的範疇。現今我們談「篆刻」,僅限於「刻印」方面;「篆刻」的別名很多,如:「治印」、「鐵筆」、「刻印」、「印圖章」。至於印章起於何時已不可考,但從各種出土的遺物,可斷定商周已有「印」的存在與使用,當時無論官方或民間都把印稱為「鉥」。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皇帝使用璽印的材料為「玉」,因此天子所使用的印,就由「鉥」變為「璽」,士大夫及平民就以「印」代替。到了漢朝,天子之印仍稱為「璽」;平民所使用的稱為「印」、「印信」、「信印」;太守將軍食俸二千石以上官吏,稱印為「章」,「印章」的名稱由此而來。武則天當上女皇後,認為「璽」和「死」的音很相近,故改「璽」為「寶」。此時印章在民間產生劇變:印用紅色印泥來蓋,故稱印為「朱記」,簡稱「記」。
宋代的印章使用廣泛,常將印章蓋在圖書或圖畫上,故又把印稱為「圖章」。元朝是由蒙古人入主建立的王朝,在這個時期印章又出現另一面目:常在漢字旁邊加上蒙古文;民間則流行畫押--簽字,即把「押」鑄成印,上面是姓氏,下面是自已的一個花押,我們稱為「元押」。明代官方頒發的官印稱之為「關防」或「條記」。到了清朝,篆刻風氣大盛,治印成為文人的一種嗜好,有人把印叫做「戮子」、「戳記」、「手戳」。
至於民國以後,依民國四十六年所公佈的「印信條例」,印信分為:「國璽」、「印」、「關防」、「職章」、「圖記」等五種。另值得一提的是:篆刻的發展也由原先「昭信」、「表明身份」、「佩帶裝飾」等實用型態,或書畫的附屬,一躍而與書畫鼎足三立,成為獨佔一方的「篆刻藝術」。
印章之印面文字因具不易毀損之特質, 通常保留當時之制度與文字,對於研究古代歷史而言, 古印提供了重要資訊, 除此之外, 更可自古印上了解古人之生活與情緒, 十分有趣!